理想|香港上市后,李想依然缺钱( 四 )


文章图片

招股书披露,理想汽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研发、扩大产能,2021年净亏损扩大的原因也主要是持续投资未来车型的研发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还有生产设施及消费、服务网络的扩张 。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李铁表示,预计在未来三年,研发费用将达到每年6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一半的费用都将用于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工作 。“融资的目的就是要把研发补上 。”
可见,当下理想在新车上的研发和投产上的需求非常急迫,仅300亿的储备资金,与未来几年面对的庞大资金支出相比,相形见绌 。也因此,它非常需要在香港上市,来募集更多资金 。
03、造车进入资格赛即便现在账上资金富裕,新造车企业也并没有踏入安全区 。
从新品来看,今年蔚小理的产品上市动作很少,只有小鹏汽车推出了一款全新车型P5,其他都是以销售中期改款车型为主 。即便是让他们骄傲的销量,三家加起来也追不上特斯拉 。
没有足够的规模,公司就很难由亏转盈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称,在全行业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初创车企月度销量环比表现优秀 。但从整体看,由于产品价格偏高,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企业销量难以有效做大 。如何降低售价、适应主流汽车消费者需求,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客观压力 。
此外,当前新造车企业的车型年龄平均都在一年半左右,产品普遍年轻,所以吸引人 。但在产品推出三到四年后,会逐渐老化,也因此汽车行业有着“一年小改款,两年中期改款,三年大改款,四五年换代”的产品更新逻辑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车企需要不停更新车型、投放更多车型,才能保证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
对比来看,无论是车型,还是技术路径,理想汽车都属于特立独行的一家新造车企业 。但这种选择对理想来说,是把双刃剑 。
一方面,单一车型和增程式技术路线,让理想汽车打开新能源市场的同时,还能实现成本控制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只靠单一车型的理想,能否在今后的每一次战役中都取得胜利,成为一个概率事件 。
对于理想汽车目前只有一个增程式产品的现状,平安证券也在相关研报中写到,“在行业趋势方面,增程式并非未来发展的主流,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增程式汽车目前相对于纯电车的续航和成本优势或将不复存在,行业增长空间有限 。”
长远来看,纯电是必然,汽车行业也更愿意将增程式视为过渡方案,而不是终极方案,因为加入燃油发动机会让车辆变得不再环保 。所以,在政策上,混合动力汽车也多不被鼓励 。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插电式混和动力车型(含增程式)的补贴金额从1万元,下降到8500元,2020年又降到6800元 。补贴减少的同时,政策包容度也在下降 。北京市最新规定,增程式电动车潜在购买者必须参加摇号获得购牌许可;2021年初,上海市宣布从2023年1月开始不再给增程式电动汽车绿牌 。
因此,单一车型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和政策收紧的风险,都推动理想汽车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多条产品线的研发和铺设 。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在加速 。过去两年,近10家传统车企纷纷推出旗下独立的电动高端汽车品牌,抢注赛道;互联网科技公司里,苹果、百度、小米、索尼先后入场,雷军直言“会押上所有,为小米汽车而战 。”
在5月的一场访谈对话中,李斌称,2019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都处在“资格赛”中 。“可能刚刚比赛了两局,现在又进来很多有实力的同行,这个行业越来越有意思,竞争肯定越来越激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