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感冒|“秋老虎”来袭 小心这6种疾病缠上你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 。这段时间暑气未消,空气湿度变大,早晚温度走低,很容易诱发一些疾病 。据了解,今年的末伏是从8月10日至20日,在此,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提醒,夏秋交替之际做好疾病预防 。
胃肠感冒|“秋老虎”来袭 小心这6种疾病缠上你
文章图片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付云鹏/摄
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合并细菌感染,发病主要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刺激,天气变化时发生最多 。胃肠型感冒好发于夏秋之际,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很像急性胃肠炎,但其与急性胃肠炎有着本质的区别 。急性胃肠炎多为细菌感染,而胃肠型感冒服用抗生素无效,若合并细菌感染,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
预防措施:多补充水分 。气温较高时,人体水分丢失较多,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不饮用温度过低的冷藏饮品 。当发生胃肠型感冒时,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因此饮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此外,临床实践证实藿香正气滴丸对胃肠型感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夏季防治胃肠感冒的良药 。
肺炎
很多人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在“秋老虎”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别小心 。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
【胃肠感冒|“秋老虎”来袭 小心这6种疾病缠上你】预防措施: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夏秋季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 。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
腹泻
夏秋交替,暑湿较重,容易引发腹泻,很多人以为,秋季腹泻是因为饮食不洁、不注重卫生等外界原因所引发的 。中医则认为,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夏季的暑湿长期停留于身体中而造成的,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使得腹部处于内外冷热夹击状态,因此引发腹痛、腹泻 。
预防措施:立秋后,气温仍持高,湿热天气,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在消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 。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特别注意要少吃冷饮,空调间与室外温度不宜相差过大、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 。
面瘫
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 。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
预防措施:夏秋之际面瘫患者往往因过度贪凉后导致 。尤其是在体力劳动或者户外运动以后,出汗较多过度贪凉所致 。尤其是老人、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环境温度剧烈变化 。此外,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缓解压力,在傍晚凉爽的时候运动 。老年人可在晚上热水足浴之后,自行按摩足底,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正气,防止邪气入侵 。
心脑血管
“秋老虎”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