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肿瘤晚期患者:生死两相安,期盼一个有尊严的告别……

不是所有人都有王晓的幸运,太多的肿瘤晚期患者被癌痛和有创抢救折磨,最后一程走的颇为痛苦 。当生命走向终点,如何有尊严的体面落幕,值得每个人深思 。
45岁的王晓(化名),肺癌晚期,肝脑转移,大量胸水,呼吸困难,医生注射一针止疼剂,王晓握着爱人的手,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并非电影里的情节,但几乎每一天,这样的场景都在医院肿瘤科病房里上演着 。
不是所有人都有王晓的幸运,太多的肿瘤晚期患者被癌痛和有创抢救折磨,最后一程走的颇为痛苦 。当生命走向终点,如何有尊严的体面落幕,值得每个人深思 。
肿瘤|肿瘤晚期患者:生死两相安,期盼一个有尊严的告别……
文章图片


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死?这个话题看似充满哲学,道理却十分清晰 。一次关于生死的讨论活动上,几位国内医学领域的权威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
“当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面临死亡时,有人恐慌,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匆忙感恩,有人为多活一天可以放弃一切,有人选择尊严去死 。病人的家属,悲恸郁结的有,无奈放弃的有,气急败坏的有,宽松感恩的有,平静接受的有 。面临死亡,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的修养以及审美追求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认为,面对死亡应该有着潇洒的气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才有了价值 。
原卫生部副部长、肝胆移植专家黄洁夫教授希望人们对生死的话题看得轻松些,“人出生时我们哭着,长辈和家人是笑着,现在情况却是,死的时候我们自己是笑着,旁边家人和朋友是哭着 。哭着出生,笑着离开就好 。”
北京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端祺教授对于生死有着别样的思考,按他的理解,不敢直面死亡的话题,其实是整个民族文化层次的缺憾 。
20世纪70年代,他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当地人对死亡的豁达令他感概不已 。藏传佛教拉卜楞寺附近有一个天葬台,天葬师庄严地将遗体安放在天葬台上,几百只秃鹫黑压压过来吞食,秃鹫食尽散去,他们长跪顶礼,在颂经和吟歌声中结束葬礼 。“他们看到天葬台上没有剩余会很感恩,认为这个人已到了天上 。”
“只有直面死亡,认识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才不会想不开,才能对故人、对往事有个很好的交待,从而更好坦荡、清晰地拥抱新的生命 。”一名教师谈到对死亡的理解,并将死亡加入学校的心理课堂.
正如琼瑶留给儿子的家信所写,坦然去谈死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
作者丨叶正兴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
【肿瘤|肿瘤晚期患者:生死两相安,期盼一个有尊严的告别……】*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