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液化|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怎么办?5 点教你轻松应对

脂肪液化|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怎么办?5 点教你轻松应对
文章图片

手术的难易,是对于外科医生来讲的 。而恢复地是否顺利,才是患者最关心的 。尤其在产科,无论术中腹腔内的操作多么精巧亦或困难,呈现在患者面前的只有腹部的切口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妇女肥胖人数持续增长,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的重点已由切口感染、裂开向切口脂肪液化转移,其发生率大约是 0.34% ~ 0.42%。
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更易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 。
那么,如何预防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也成为了近年来产科医生关心的问题之一 。
预防脂肪液化要注意两个方面:1、患者的全身因素;2、切口的缝合 。
01.患者的全身因素
低蛋白血症、贫血、高血糖等可能导致脂肪层缺乏营养坏死液化 。所以对可能引起脂肪液化的风险并及时纠正 。
02.切口的缝合
1、腹部切口方向的选择
比较两种腹部手术切口,纵切口为经典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操作方便,手术野暴露较好,手术难度较低 。而横切口手术视野暴露较差,切口延长受限,手术难度增加 。
1861 年,Langer 通过对尸体解剖的研究,绘制出皮肤的纹理线,也就是著名的 Langer 线 。腹部皮肤垂直切口切断了 Langer 线,而横切口则平行切开了 Langer 线,因此,横切口愈合时瘢痕相对较细,而纵切口愈合时瘢痕较宽,尤其是下腹部 。
对于剖宫产和盆腔良性病变的手术,尤其对于肥胖妇女,腹部横切口较纵切口更容易进入和暴露腹盆腔,减少伤口愈合中的并发症 。
目前剖宫产手术多采用新式剖宫产,在进腹过程中,新式剖宫产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使行走在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的保留下来,减少出血,减少了因血管结扎或缝扎而造成的组织缺血,损伤小,更利于切口愈合,减少了脂肪液化发生的机率 。
2、腹直肌前鞘的无结缝法
异物刺激是导致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郭权等研究在缝合腹直肌前鞘时,应用 1 号微乔可吸收分别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切口,从切口两端开始,进针诀窍是「里外外里」,最后通过切口缝合后所留的缝隙将相遇的线结留于腹直肌前鞘以下,从而完成腹直肌前鞘切口的连续缝合 。
这样就保证了皮下脂肪层无线结的状态,以达到将异物反应减到最少的目的 。如图:
脂肪液化|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怎么办?5 点教你轻松应对
文章图片

图源:作者手绘
3、皮下脂肪的处理
缝合前鞘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切口皮下脂肪组织,将游离和不健康的脂肪粒冲洗掉,同时彻底止血 。
而近年来对于皮下脂肪是否缝合、皮肤是选择皮内缝合还是丝线缝合的问题有较多的讨论 。
既往口口相传的观点包括皮下脂肪层密缝、疏缝、深缝,甚至缝线带筋膜以消除死腔,尤其是对于纵切口,但是我们发现组织渗液及炎性渗液引流不畅才是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的主要原因 。
李莹、郭瑞、李春阳、郭权、刘贵鹏、郭慧兰等对 351 名剖宫产患者研究得出结论:无论纵切口或横切口,腹部切口皮下脂肪层缝合都不是必需的,皮下脂肪不缝不但可以减少异物反应到最低,又不会影响脂肪层的愈合进度与张力,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相对只存在一个腔隙,若有渗液,更易引流,可促进伤口愈合 。
4、腹部切口的缝合
腹部切口皮肤的缝合传统的是丝线缝合,优点是具有止血功能,缝合牢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