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进得了医保目录却进不了医院,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 二 )


从医疗机构来说,在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药品配备、储存、损耗等都成为公立医院的成本,药品对医疗机构从盈利因素变为成本因素,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配备药品的意愿 。
同时,医院药品管理规定还要求,800张以上床位的公立医院,配备药品的品规数不得超过1500种(其中西药1200种、中成药300种) 。
“所以一些已足额配备的医院,如要新增药品,需同时调出相应数量的药品,难度和阻力较大 。同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程序的设定也对药品能否进院和进院过程时间长短有重要影响 。”曹庄说 。
赵彬认为,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中药品总数共2800种,而目前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药品品种数通常不超过1500种,医院会依据其功能定位、临床科室需求筛选所需要的药品 。因此,不同医院的药品目录也存在较大差异,不是每一家医院都能够配备所有谈判药品 。
北京大学药学系主任史录文对第一财经表示,谈判药品落地的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医院看不了这种病,也就不需要配这种病的药,有些医院某些专科比较强,配备的这类药品就会比较多 。
当前医院还普遍存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开会频率过低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医院一般一年一次或是半年一次,而谈判药品有效期只有两年,这就导致现实中常常出现有些谈判药品还没有进医院,就过了谈判协议期 。
史录文说,现在缺失相关规定明确医院药师管理委员会一年开几次会议,医院的药品遴选程序缺失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 。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认为,医院没有动力打开”大门”是创新药落地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原因 。现在中国医药创新的态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药监部门、医保部门都在改,但公立医院的改革还远远不够 。
“双通道”能解决落地难吗?
史录文认为,医药产业界特别希望谈判药能够尽快落地,但医院在选择落地药品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考量,比如药占比、高价药的限定、地方医保基金的承受度等 。我国的医保基金统筹层次很低,有地区的医保基金难以承受这类高价药进入 。
曹庄表示,医院面临着考核指标的压力 。从全国来看,除2018年准入的17种抗癌谈判药外,针对其他国家谈判药品,仍有地区将其纳入药占比、次均费用增幅等指标考核范围,影响了公立医院配备药品,特别是费用较高的创新药的积极性 。
从地方来看,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为医疗机构配备谈判药品提供支持 。如云南省为做好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医保联合卫健部门通过取消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5项考核指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谈判药品入院难的问题 。
宋瑞霖认为,医生都想治好患者的病,希望患者能够少花钱,也想让这些药进医院,但因为“药占比”等考核限制了医生 。所以医保部门只能另辟蹊径,以“双通道”绕过医院,通过药房来解决谈判药品的落地难题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医保部门出台针对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双通道”的保障政策,即对参保人员使用和报销部分“高值”或“特殊”药品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共同保障的办法 。
【医院|进得了医保目录却进不了医院,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曹庄认为,“双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谈判药品医院供应不足的问题 。对于通过医院渠道不能完全解决药品保障的地区,此做法可以予以鼓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