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楠|汤楠:因新冠而受损的肺能复原吗?|女科学家去哪儿了( 四 )


看着学生们从“小白”成熟起来,获得成功,还是觉得挺骄傲的 。我没有把自己放在上级、导师这样的位置上,学生们是我的合作伙伴,能够真正地帮助我,尤其是能谈得来的学生,就跟朋友是一样的 。
汤楠|汤楠:因新冠而受损的肺能复原吗?|女科学家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图片授权:汤楠
返朴:现在好像有一种普遍的情绪,感觉读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以前所期待的做学术的快乐不见了,您当年读书的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您怎么看待目前这种焦虑情绪?
汤楠:我们当年确实没遇到过,那时候心态纯粹很多 。比如说我们那时候会有裸婚,只要互相喜欢,有一个小小的公寓住就会很开心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也不多,和同学每天中午午休完,进医院上班的时候,院门口经常会有卖雪糕的,然后我们两个人过去看一眼就走,说今天又省了一块钱 。
我那时候即使老大不小去当博后,也完全是出于对研究的热爱 。现在的很多孩子可能会说,读博士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我也不是要指责现在的孩子,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当年的快乐和现在的快乐不一样,压力也不一样 。
很多孩子以为读博士是来上学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从博士生涯开始的这一瞬间就已经是在工作了 。我会跟所有刚来的学生讲,读博士是对工作习惯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完全是两回事 。比如有的人学习很好,不善于交流,但是工作的时候就是需要交流,要和你的导师交流,要寻求帮助,也要帮助他人,建立你的社交网络 。我觉得科研真正做得好的人,并不是平时说的那种书呆子,反而都是很会交流的 。他们有能力把自己的瞬间火花式的想法用具体的语言讲出来,还能让别人理解到,这是本事 。
读博作为一个工作当然很清苦,因为博士生的工资还是比正式工作要低一些,但是你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同时,也拿到了人生最宝贵的经验,我觉得要把这件事情想透 。
返朴:对于年轻研究者,有时候不确定眼前的道路是不是值得走下去、能不能体现出价值 。关于怎么建立信念,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汤楠:其实我在做研究生和博后的时候,也会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些不确定 。但现在我会跟学生说,不管你的文章发到了哪里,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我一直强调个人的成长 。即使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还是会从每一个项目里学到新东西,不光是科学上的,还有对生活的、对人生的感触 。很多学生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但我觉得你如果把这件事情想通了,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可能心态就会好一些 。
我觉得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拯救银河系的期望,想要当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即便读了博士,做了一段时间研究,其实很多人以后还是会改行的,但是自己学到的能力是不会丢的,人总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不一定是拯救一个病人,但是总是能够拯救某些人 。
汤楠|汤楠:因新冠而受损的肺能复原吗?|女科学家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谈到未来的方向,汤楠说,还是想利用自己的长处,凭借对动物模型和对表型的深入理解,把肺的疾病模型不断建立起来 。这样的研究意义重大,例如团队在去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小鼠模型,为后续的药物研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机会 。虽然用汤楠自己的话说,这个模型是“莫名其妙、歪打正着地给做出来了”,但我们深知,每一个意外之喜,都来自科研工作者在困难面前的“欲罢不能” 。
参考文献
[1]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36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