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咖啡新势力鏖战上海滩( 三 )
有的店从营销亮点入手 , 打造辨识度强的包装设计、造型可爱的蛋糕和咖啡、店内的创意插画、超大落地窗等 , 主要吸引爱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群 。如永璞、旺财fattree等 。刷屏小红书的鱼眼咖啡 , 则别具一格 , 一杯滴滤咖啡附赠一颗专属豆子 , 用咖啡党的“收集热潮”极大提高了商品复购率 。
这个市场上 , 诸位商家各显神通 , 热闹气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加入者 。
02 咖啡品牌集体“沪漂”在上海 , 看到一家网红咖啡店开业的排队人群 , 已经不足为奇 。作为本地人的周立波 , 曾以“大蒜和咖啡”来形容南北文化 , 虽不太恰当 , 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咖啡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
那么 , 咖啡商家为什么看中上海?
一方面 , 和本地历史发展脱不开关系 , 上海是中国咖啡文化的发源地 。1886年 , 上海出现国内第一家专营咖啡馆—“虹口咖啡馆” , 除了卖咖啡 , 还卖啤酒 。咖啡店逐渐成为城中男女聚集的潮流地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 , 成立了专营外国口味的第一家咖啡馆 。建国后 , 上海咖啡厂 , 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咖啡生产企业 。
在国内市场 ,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 , 咖啡都属于小众饮品 , 尤其是现磨咖啡 。但上海的国营西餐厅保留了现磨咖啡的传统 , 上海人一直有喝咖啡的习惯 。在老洋房里跳舞 , 休息时喝咖啡闲聊的小资生活 , 一直被津津乐道 。历史的沉淀影响着城市的文化氛围 , 长久以来形成的海派文化已经植入了这座城市的灵魂之中 , 在这种文化下也孕育了一批批精品咖啡品牌 。
除了消费习惯外 , 另一方面 , 是消费能力 。2000年后的这一波全球咖啡新浪潮 , 根植于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升级 , 咖啡才从饮品变为休闲消费品 。上海 , 聚集了一批全球化程度高、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 , 高价优质的咖啡馆从来不缺来客 。同时 , 近来不少门店的咖啡可以自带杯子 , 这样一杯咖啡可以降到10-15元 , 对庞大的上班族群体非常友好 。
此外 ,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 , 甚至是上海政府 , 也出台过相关扶持政策 。比如 , 《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 让烘焙和咖啡店可以在一处并存 , 更加打开了商家的营销路径 , 对外来品牌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
当年 , 星巴克计划把全球第二家烘培工坊开在中国 , 看重的正是国内还不成熟的咖啡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按照常规流程 , 从海外设备采购到最终门店开业 , 至少3年时间 , 上海新政策出台之后 , 为星巴克节省下至少70%的时间以及难以估量的成本 。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 咖啡品牌都选择来上海镀金 。近年来 , 不少品牌选择将首店开在上海 。如:加拿大著名咖啡品牌Tim Hortons、《名侦探柯南》大陆首家官方授权主题咖啡店、意大利最大的咖啡企业之一illy和Lavazza 。
在此背景之下 , 上海的咖啡市场已然打开 , 但也不是家家都能顺利盈利 。不少还没有达到连锁规模的精品咖啡独立门店 , 销售利润率并不高 。主要原因是上海高昂的房租和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