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餐+酒”做成连锁生意,能做多大?( 四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首当其冲便是菜品出品的管控,其次是菜品的更新跟不上节奏 。在胡桃里下滑的阶段,大众点评、社交媒体上的负面声音,很大部分都来自于对其菜品的诟病,而随着门店的不断增多、下沉,甚至作为传媒公司引以为傲的驻唱品质,也开始参差不齐 。
胡桃里曾面对的这些问题,“川渝派”国潮风的贰麻酒馆、先启半步颠小酒馆、繁·醉花亭小酒馆等也一样要面对,这可能也是影响其扩张速度的重要因素 。
餐下酒还是酒配餐另一边,餐企大牌们对经营边界的探索似乎也不太顺利 。
对餐饮品牌而言,在原有业态基础上增加小酒馆,扩充产品结构、吸引年轻客群的同时,也有助于拉动夜宵档的消费、延长消费时段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餐饮品牌都适合做酒馆业态 。
“基本晚上9点后,进到老乡鸡酒吧都能包场了 。”有业内人士如是说,品牌调性与基因决定,没有颠覆老乡鸡基因的小酒馆不是很合理,“你约会会请人去沙县小吃喝一杯吗?”
而像巴奴、湊湊、喜家德这类对原业态改动不大的试水而言,其实很难去判断增加的“小酒馆”,能为整体营收贡献多少收益,也较难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小酒馆这样的业态 。
投稿|“餐+酒”做成连锁生意,能做多大?
文章图片

△巴奴酒水吧,图片来源:巴奴官方微信公众号
对这些餐饮品牌而言,可能还未找到真正突围的方法,而他们最先要想清楚的,恐怕就是,做像先启半步颠小酒馆、繁·醉花亭小酒馆这样“餐下酒”,还是像海伦司、胡桃里、贰麻酒馆做“酒配餐” 。
看上去,这两种形态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实际经营中,二者的业态还是有所区别,给顾客的感觉也非常不同 。“餐下酒”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酒馆,更为明朗、安静,吃着饭配上小酒只求微醺放松,“酒配餐”则更像西式酒吧,昏暗的场地加上灯球、音乐,以喝酒娱乐为主 。
餐企想入局小酒馆,理论上“餐下酒”要更得心应手,“酒配餐”则像进入酒吧这一另外的业态 。
小酒馆并非小酒吧,需要更长的发展周期和文化加持但无论是“餐下酒”还是“酒配餐”,商业模式再好,商业逻辑再完美,小酒馆依然有一个可以轻易打破这一切的理由:人 。
如果非要探究小酒馆为何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可能正是在于规模化和品质之间的矛盾、平衡点 。而这个矛盾,较之餐厅更难把控 。其他很多餐饮都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吃饭,或者喝茶、喝酒,与规模化的矛盾也更多集中在菜品、口味,小酒馆的矛盾则在人心,在一种带着玄学的“情绪” 。
曾看过一篇名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小酒馆》的文章,里面写道:

“有位朋友跟我说,他自从年过35岁,就习惯了有空时去自家楼下的小酒馆喝一杯,一个人静静地,喝完,带着微醺回家,睡一个好觉,明天再起来面对世界 。
后来我离职,两位同事为我送行 。我们去了一家小酒馆 。老板为我们各调了一杯酒,酒至酣处,我们开始互相交流过去 。
那一刻,在酒馆昏暗的烛光下,我忽然了解到那位朋友迷恋这种小空间的原因:故事都是在这种环境下氤氲开的,无论你主观与否 。即便没有对人敞开心扉,把浑身紧绷的自己在朦胧的酒气里泡一泡,好歹愿意试着对自己敞开心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