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寄生虫与宿主,及中国亚马逊卖家的“品牌软骨症”( 三 )
“高性价比(廉价)商品”、“清货”、“比价”等标签,已经深入到欧美消费者心智的毛细血管里 。
大部分顾客上亚马逊,都是在搜货,比价,下单,是直奔商品本身去的,而商品背后的品牌,他们是不太关心的 。
在这种情况下,充电器、鼠标、手机壳、音箱、日用袜子等标品,往往成为亚马逊上卖得最好的爆款产品 。
这些商品的背后是白牌卖家,而不是品牌商 。
所谓白牌,基本是等同于一个商标,顾客购买它们的商品时,只是用品类词搜索,看到好评多、排名靠前,直接下单了,对于背后的品牌,是不在乎的 。
有一个统计数据,多少可以佐证 。
Tinuiti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亚马逊上,近七成(69%)的搜索词不包含特定的品牌名称 。
这意味着,“品类词+品牌词”或者单独的品牌词搜索流量,仅占三成,其余的则为品类词流量(通用关键词搜索) 。
即便这三成的“品牌流量”,也不是全被第三方卖家拿走了,因为亚马逊几百个自有品牌和自营合作品牌(供应商供货+亚马逊销售)也要过来抢份额 。
事实上,亚马逊自营类品牌确实拿走了很大一块市场份额 。
在服、鞋、珠宝、婴童和家居等热门类目中,拿走的份额接近50%,比如消费电子类,亚马逊自营合作品牌和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占了全平台的46% 。(2020年亚马逊在回应国会议员反垄断质询时披露的数据)
文章图片
总结说来,亚马逊品牌词流量不多,且还有亚马逊与其伙伴们过来抢蛋糕 。
当然,很多人会反驳,品牌词搜索流量占比较小不是亚马逊独有的问题,其他电商平台也有这个问题 。
这一观点基本没有错,但在所有电商平台中,亚马逊是对卖家品牌私域空间压制得最厉害的一个,这让它成为了一个对卖家品牌成长不友好的平台 。
2、亚马逊对“品牌私域空间”的严格限制,“压抑”卖家品牌成长
亚马逊上没有私域 。
亚马逊几乎杜绝了一切构建“私域流量空间”的可能:
1.严格限制卖家与买家联系;
2.杜绝“中心化品牌店铺”的私域流量小生态,;
3.去中心化,重产品,轻店铺,对品牌卖家与非品牌卖家采取无差别政策,让所有卖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PK产品,而不是PK品牌 。
这一切,是由亚马逊的最高经营原则“顾客第一”决定的 。
亚马逊这两年也推出了卖家的品牌店铺(Amazon Store),但与速卖通、Shopee、Lazada、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品牌店铺,有着本质区别 。
它本质上是一个广告工具,而不是承接卖家私域流量的“品牌旗舰店”或“小生态闭环” 。
文章图片
亚马逊的品牌店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品牌店,有着两大区别:
1、品牌词自然流量不归卖家所有
我们在某一个渠道辛苦做一个品牌之后,如果买家直接搜索我们的品牌词,那么,我们希望这个流量归属我们自己,而不需要额外缴费,因为这属于平台内的“有限私域流量” 。
然而,在亚马逊上,卖家的品牌词产生的自然流量,也要被亚马逊“拔一次毛”,“揩一次油”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哈苏|OPPO与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各家组合盘点,你更看好谁?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