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寄生虫与宿主,及中国亚马逊卖家的“品牌软骨症”( 四 )
比如,作为亚马逊头牌之一的安克创新(Anker),好不容易在亚马逊上积攒了人气,做出了一个“渠道品牌”,但它的品牌词在站内产生的私域流量,也被亚马逊“扣押“了 。
当安克的忠实用户在站内搜索其“品牌词”或者“品牌词+品类词”时,安克必须掏钱购买自己的品牌词“anker”,给亚马逊交广告费后,其品牌店铺才能展示在靠前的位置。
,
文章图片
如图,搜索“充电器(品类词)+anker”,安克店铺出现了,但右下角有付费的赞助广告的标志 。
文章图片
顾客每点一次,安克就得交一次广告费 。这一现象,在其他电商平台里,是少见的 。
在很多电商平台里,品牌卖家可以“免费收取”这些流量,因为这是自己品牌产生的自然流量 。
在京东、天猫、Shopee、速卖通、Lazada,无不如此 。比如,在天猫上,安克可以免费收取的自己品牌的自然流量 。
文章图片
即便是“充电器”这个通用关键词,作为品牌方,也有一个显著的、免费的“入口”,可让买家直接进入店铺 。
文章图片
亚马逊对品牌成长的抑制,还表现在对私域流量生态的限制上 。
2、亚马逊卖家店铺很难承接“私域流量”,并构建自己的“交易小闭环”
亚马逊卖家的店铺,虽然也有粉丝“follow”功能,也能够沉淀一定的“私域流量”,但缺乏充分激活、利用这些流量的配套机制 。
一定程度上讲,这些流量是一种“不活跃的流量”,不能帮助卖家在自己的店铺里构建一个“私域小闭环”,并由此获益 。
我们与其他平台对比之后,就会更加清晰了 。
比如在Lazada、速卖通、Shopee的生态里,对卖家的整个品牌店铺有完整的一套扶持体系,包括粉丝关注、老客户回购引导、新品推送等机制 。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一两年前买过的顾客,也会回来买 。
比如,在卖家与联系客户方面,Shopee卖家有很大的空间,既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吸引已关注你店铺的粉丝或者已经下单的买家,购买你的商品,也可以催促没有下单的顾客继续下单 。
甚至,卖家可以看到顾客的联系电话 。一个Shopee卖家告诉亿观先生,有时联系不到买家,可以直接打一个电话过去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哈苏|OPPO与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各家组合盘点,你更看好谁?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