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腾讯吃不下喜马拉雅( 三 )
02 知识付费风停知识付费这一概念 , 曾给喜马拉雅“声音淘宝”的设想带来重要发展动力 。
据艾媒咨询数据 , 2014-2017年 , 知识付费相关投融资事件多达740笔 , 之后便开始往下走 。和其他音频平台大同小异 , 喜马拉雅一度将知识付费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知乎、果壳等亦有类似动作 。
喜马拉雅2016年出品的《好好说话》是个重要实践 。据官方数据 , 它的首日销售额便已超500万元 。这款产品火爆的背后 , 有整个文娱产业处于上升期的大环境原因 , 也有米未创始人马东领衔的奇葩说团队在内容方面的专业度作为支撑 。
从购买者评价来看 , 《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受到了普遍欢迎 。有不少用户表示 , 为听这个节目 , 装了这个APP , 也有说对自己帮助很大 , 成功拿到了offer、改善了自己的沟通技巧云云 。
但这种火爆很难持续 。文娱产业监管趋严 , 内容付费热度退散 , 创作者出作品有阶段性特点 , 如此种种 , 相互叠加 , 2018年之后 , 米未团队再少出品过有如《好好说话》般火爆的产品 。团队在2017年推出的《小学问》 , 热度不及之前 , 评论区出现口碑滑坡 , 目前点赞排在前列的评论就包括了 , 吐槽这类成功学产品理论和实操有差距 。
此外 , 由于内容行业极强的头部效应 , 在喜马拉雅走红的人物 , 难免不会考虑去其他平台 , 或自建平台发展 。早年余建军曾拿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举例来说明喜马拉雅的影响力 , 如2015年时称《罗辑思维》最早是在优酷做 , 后来入驻了喜马拉雅 , 很快便有了四五百万粉丝 , 还曾表示王小川都用喜马拉雅听罗辑思维 。2016年12月 , 在介绍知识付费产品时 , 余建军还曾提到樊登读书会在喜马拉雅的传播效果也很不错 。
但正如大众此后所知 , 在开讲3年半后 , 罗辑思维推出了专门的知识付费产品“得到”APP , 樊登读书APP也已于2015年上线 。可以说 , 依靠庞大自有流量 , 这些产品都做起了知识付费的生意 , 且定位明确 , 和喜马拉雅产生了直接竞争 。
同时 ,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 , 留给音频平台创新、推自制节目的空间也在逐渐变小 。
就整个音频行业来看 , 知识付费在经历了2016年开始的热浪后 , 大潮已在2017年下半年近乎全然退去 。果壳的分答、在行 , 知乎的值乎、知乎Live , 豆瓣的豆瓣时间 , 时下都已沉寂 , 曾大力推《矮大紧指北》《局座讲风云人物》等文化类付费产品的蜻蜓FM , 也不再将这一概念重点提及 。
被视为拥有知识付费极佳土壤的知乎 , 商业模式转向了会员制 。有趣的是 , 在知乎象征内容付费价值的盐选榜单中 , 故事榜的热度远超技能榜、Live榜 。在故事榜 , 言情、霸总小说有过万会员评价是常事 , 一些讲授职场技巧的内容能有过千评价就算不错 。
再结合喜马拉雅上网文有声书堪称霸榜VIP榜单的现象 , 是否说明 , 所谓知识付费 , 经几年发展 , 最后能做得最长久最受欢迎的类目 , 其实是网文小说?
余建军对此有过思考 。在2018年将知识付费产品定义扩展到知识加娱乐内容时他曾表示 , 人的本性肯定还是喜欢娱乐类内容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