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大道至简,对吗?( 五 )


换句话说,自己在垂直技能上已经够用,需要打磨自身更系统的学科底层知识的认知经验,如果再去学习市场已有的「方法论」,实则意义不大 。
最后输出:它分为主线与支线两部分;前者只是停留在脑中的东西很容易被忘记,当然我也并不是强调你要把它写出来,假设拥有时间,那也是不错选择 。
后者相对而言我把它总结为「三果」,即:
1)结果,代表完成任务
2)效果,比上次有什么改进
3)成果,通过灰度问题自身取得什么进步
我把这套循环称之为「结网式成长」,所有的工具与认知都是为人的大脑决策做服务的;我经常说过一句话,大脑用来思考,并不是存储的 。
那在此过程中有哪些思考是能帮助我们以繁驭简呢?保持执行不会偏差呢?我把它总结为「灰度执行」 。
04 灰度快跑很多时候,彩色认知通过IPO的过程后给我带来的结果是「掌握关键信息更多」,可执行还是黑白中间灰色的,为什么?
原因在于黑白是确定关系属于大方向,灰代表不确定性因素居多,但也要行动;譬如,预算100万我要做一份social营销;做与不做是黑白,效果如何是灰色 。
那如何不被「大道至简」影响问题解决能力呢?灰色执行前,我这里有三个常用指令或许能够帮助你:

  • 1)复述提炼整合
你首先要发现只要涉及复杂问题,就一定会「扩充知识边界」,当然此场景在其他方面也有效,如听课,工作学习技能,新经验等 。
最要紧的是不管谁给你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复述」,我一般有个较好的习惯为「开会后必做笔记」,阅读后必须写出来 。
一方面有效拓宽认知空间,强迫你用大脑记忆,另一方面从这些东西里能提炼出最核心的是什么 。
我做social营销之前会看很多案例,事实上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最重要的是创意与时间节点安排;然后我就会把众多竞品的全拿出来,这样我能从更高角度鸟瞰它 。
  • 2)减少过程偏差
当你面临灰度问题时,基本任务是让过程正确,若团队行动,灰度的核心是能掌握多少个人直觉或最终决策人的依据是哪些;为避免陷阱与错误,我经常会问三个问题:
1)所有不确定性有哪些?;2)这些不确定性是否有已知解决路径;3)我有无备选方案,然后结合三者做决策树(decision tree) 。
举个例子:
我现在在超市买了一个西瓜,但不确定是否保熟,他的特点是纹理清晰,根蒂挺硬并且弹上去发出铛铛脆响的声音,那你会如何决策呢?
准确而言若没有数据支撑那就是经验理论,它可能表现的判断标准为:1)是否根据根蒂,色泽判断;2)能够根据触感是硬滑还是软黏判断 。
当然这只是种比喻,应用到现实中我通常习惯用「经验」推论,如找到资深人事请教等 。
  • 3)第三视角保持灵活
我们要接受「理念世界」的简单规则与现实世界的「复杂变化」,因此不能动不动就以成型的「模型」去判断一件事 。
比如张一鸣的「互联网八股文」,一篇平常心做平常事,就可以让你忽略掉很多有效力量 。
也就说,你需要延时判断,吸收更多第三视角带来的反馈,进而让时间去发酵一个观点乃至假设;因为一旦时间足够,人就能冷静下来观察更深层次本质的东西 。
再者我还有个习惯叫做「批判」,它建立在分析之上 。
比如这个品牌创意火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会给它建立模型,进行「演绎」;它属于哪种现象,是抓住用户的哪些心理,我如果这样行动结果到底怎么样等?
投稿|大道至简,对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