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互联网加班再狠,也比你们这些行业体面( 四 )


在面到第二轮时 , 面试官诚实地告诉方晴 , “我们这边的工作量 , 是你之前工作的十倍;最近是我们公司周年庆加财报季 , 我和品牌部的领导连着2个月 , 每天都只睡3小时 , 下周还要去新加坡出差 。“
“这是一份全年无休的工作吗?“
“你可以这么理解 。”
“工作量是之前的10倍 , 那工资呢?”
“按你之前收入的30%上浮 , 没有加班费 。”
方晴把这次面试见闻告诉了自己的朋友 , 朋友们都说 , 你应该感谢这位面试官 , 她这是在告诉你——“快跑!” 
后记加班文化横行职场 , 而聚光灯只打到了互联网行业 。并不是因为互联网加班最严重 , 或许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 , 互联网还有救 。
就像人们批评最近上映的电影《第一炉香》、而不去批评那些豆瓣3分电影一样 , 不是因为它差到无药可救 , 而是它叠加了观众对于原著作者张爱玲、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的诸多期待 , 观众觉得它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一部更好的电影 , 所以大家才痛心、惋惜 。
互联网在中国生根发芽的三十多年间 , 承载过也实践过“包容开放”、”反思进取“、“努力和回报对等”、”消除信息鸿沟“、“促进平等”、“解放人而非禁锢人”的互联网精神 , 然而近几年 , 大家看到的是互联网大公司们逐渐和互联网精神渐行渐远的事实 。
本文花大幅笔墨阐释互联网人对于996的反抗以及其他行业更加残酷的用工现实 , 并不是想拉踩 , 而是想告诉互联网之外的从业者:互联网人曾走过这样一条不算顺利 , 但是持续寻求改变的路 。从今年下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陆续取消大小周开始、互联网严丝合缝的加班文化出现了一点裂痕和松动 , 这个过程极具启发意义 。
诚然 , 字节将10-7-5工作制 , 以及对于加班费的明确规定写进公司文档 , 本来不是一件应该引起人们欢呼赞美的事 。而人们之所以会对一条理所应当、仅仅是合乎法律的规定而激动不已 , 背后映衬出的 , 恰恰是多数企业用工不合法的事实 , 以及职场人对于这种现状的不满 。
罗翔说 , 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 对公司而言也一样 。非互联网企业在抱怨招不来年轻人、留不住优秀人才的时候 , 可以想想 , 公司在对待人才时 , 姿态是否足够体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