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叩响港交所大门,KK集团能否成为“中国版秋叶原”?( 二 )


但在KK集团官网的里程碑上 , 融资事件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 , 靠融资来“续命”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 能否找到自我造血能力才是关键 。
KK馆退居二线 , KKV充当排头兵与其他新消费品牌一样 , KK集团目标用户锁定在新人群 , 以Z世代为核心目标用户 。由此孵化4个零售品牌:KKV、The Colorist调色师、X11和KK馆 。通过覆盖中国31个省和印度尼西亚一个城市具有680家门店的庞大零售网络向客户提供多种潮流零售产品 。
投稿|叩响港交所大门,KK集团能否成为“中国版秋叶原”?
文章图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 以2020年的GMV计 , KK集团是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之一 , 且是前十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潮流零售商 , 2018年至2020年的GMV复合年增长率为246.2% 。
投稿|叩响港交所大门,KK集团能否成为“中国版秋叶原”?
文章图片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KK集团营收分别为1.553亿元、4.637亿元、16.459亿元 。三年时间 , 营收增速超十倍 。但同时期的净亏损却也在不断扩大 , 2018-2020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4179.6万元、7695.1万元、1.714亿元 。
投稿|叩响港交所大门,KK集团能否成为“中国版秋叶原”?
文章图片

其中 , KKV在其营收占比不断扩大 , 两年时间从2019年的17.7%增加到了2020年50.7%;而KK馆的营收占比却不断减少 , 从2018年的98.6%减少到了2020年的19.5% 。
KK馆营收占比的减少说明KK集团集合店模式在当下的零售行业价值正在被削弱 , 除了高昂的成本与新兴电商带来的冲击 , 这类业态的议价能力、赚钱能力也在持续走弱 , 也即存在价值在减弱 。相对于传统的集合店来说 , KK集团的各项成本会更高 , 包括门店成本、管理成本等 。
投稿|叩响港交所大门,KK集团能否成为“中国版秋叶原”?
文章图片

从招股书数据可以看出 , KK集团光鲜新零售外衣下仍然存在焦虑 , SKU和门店持续扩张导致资金紧张 , 过高的投入引发的成本焦虑 , 从而给流量转换带来压力 。
新零售故事并不好讲 , KK集团能否成为例外?自从马云在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的概念 , 新零售行业势如破竹 。然而 , 一路狂飙的新零售如今却悄然踩下了刹车键 , “风口”变“封口” 。
曾定下“3到5年开店1000家”目标的7FRESH , 截至2019年6月底 , 在营门店仅16家 。大润发旗下的飞牛网3年投资超10亿元 , 最终亏损高达3亿元之多 。永辉超市旗下的永辉云创2018年前三个季度亏损高达6.17亿元 , 连带永辉超市7年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 。
圈地大战紧接着用户补贴大战 , 双方之间甚至是阵营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 , 都为抓住更多新用户、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而不断进行花式“烧钱”大战 , 这让本就偏向薄利多销的零售业雪上加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