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国家砍价胰岛素,影响上亿“糖友”用药?( 三 )


不过,且看它的竞价策略——诺和诺德多款产品采取了最“不费脑子”的报价策略,踩着限价40%降幅报,最终12款产品中,有9款都落入C组(即报价排名第三低) 。而按照规则,落入C组,报量的30%将会被其他企业夺走 。
这30%损失有多大呢?诺和诺德9款产品集采前预期报量约1亿支,按照30%的调出量,这些产品总计调出3030万支,按原价算,销售额超过21.1亿元,按集采报价计算,该数字也超过12亿元 。
投稿|国家砍价胰岛素,影响上亿“糖友”用药?
文章图片

反观国产厂商甘李药业,以超低价杀入,几乎每组产品都进入了A组,同为国产的通化东宝则紧随其后、进了B组 。这意味着两家企业能拿到绝大部分预期报量,且甘李药业还能从老大诺和诺德手里分走一大笔 。
投稿|国家砍价胰岛素,影响上亿“糖友”用药?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甘李药业下手太狠了——如果说通化东宝是价格“腰斩”,那么甘李药业就是激进的“膝斩”(“腰斩”“膝斩”等详情见往期文章《心脏起搏器集采:“温柔一刀”,腰斩为妙》) 。
以价换量,未必可取 。甘李此次6款入围产品基础量销售总额只有7.05亿,与之对比,诺和诺德的调出量就已超过12亿 。不过诺和让出的这12亿,并非独属甘李,需要和其他对手竞争 。
并且,就算甘李拿到全部12亿,加7.05亿基础销售额也只有19.05亿左右 。而2020年,甘李总营收已达33.6亿——相当于同比40%的年销售额凭空蒸发了 。
对国产替代来说,前有诺和、后还有礼来——此次报价,礼来盯住了三代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近35亿的报量,以73.76%降幅进入A组,直接斩获了8个亿的报量 。在本次报价最高降幅面前,甘李也要“甘”拜下风 。
不仅如此,还得考虑自由竞争的问题 。本次集采后,仍有50%的报量流向了院外市场,谁能在这50%的自由竞争中取胜,便凭企业才能了 。
03 降价的水有多深?慢性病治疗里,有一个“非必要不替换原则” 。上述二甲医院主任医师表示,基层医院,医生和患者共同达成一套有效治疗方案,真的不简单 。
但集采后,市场格局变动,有的品种中标多、有的少,新产品替换旧产品,进而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一定会发生 。这让许多医生犯了难 。
上述某基层二甲医院内科主任也提到,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很强,也就是“固执”、不愿意改变 。尤其在基层医院,患者对疾病没有认知,医生的诊断能力也有局限,能够磨合出一种治疗方案本身“很有难度”,更遑论替换新品种,即使它比旧品种好(便宜/又好又便宜) 。
这是医患信息差问题,患者不知道药品背后“水多深”,因此不相信医生 。而以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他们很可能解释不清“水多深”或者“水其实没有多深”,没法说服和教育患者 。
集采前,企业会积极参与这类教育工作,帮助医生教育和说服患者,毕竟自己要卖产品,当然要把“销售服务”做到位 。但这种教育工作是在此前的利润基础上实现的,现在,集采将销售推向出厂直销模式,“利润压缩、投入必然减少,”某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无形中加大医生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