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三无”禹洲大败退( 四 )


待到2022年3月发布年报时候 , 复制2021年中期的神操作 , 以“中报数据统计有误 , 影响年末经营数据精确度”为由 , 调整2021年年报中营收和净利润表现 。
至于调整尺度 , 尽量控制在50亿元以内 , 这一方面可以维持2020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姿势 , 另一方面能为2021年的增幅提供足量的缓冲空间 。
左手拿着“地产行业调整阶段 , 仍然能达成年初既定1100亿元目标”的成绩单 , 右手握住“经重列后 , 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有大幅增长空间”的结果 , 林龙安的手里至少有两张王牌 , 继续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
这些假设唯一的麻烦 , 就是还要找审计供应商安永当“背锅侠” 。只要对方同意 , 调整年报理由并不难找:年中已经说过 , “两年没有跨过深圳河”吗?“两年”改成“三年”就可以了 。
都说资本市场是游戏 , 是不是觉得这游戏实在太过分?堂堂上市公司如此戏弄市场规则 , 公信力从何谈起?可是禹洲在2021年中发布“经重列”版的半年报时 , 这些看似的无稽之谈就成了合理推断——一切真的如同游戏 。
这场游戏存在两种极端的结果 。一个是完整接受林龙安描绘出来的结果:那次调整不是为了让2021年中报业绩更好看 , 而是真的出现统计失误;而且比起一年前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 , “经重列”的版本数据更精准 , 格式更规范 。
然而 , 这并不妨碍投资者将质疑的种子深深埋下 , 在投资人内心将永远生长着不安的根;意识到错误的存在 , 把错误的答案涂抹掉写上正确答案的时候 , 也没人能判断这是不是巧合 。
当然 , 也会有另外一种可能:一切都是说辞 。面对行业下行的风险 , 禹洲没有选择鼓起勇气面对 , 通过提振经营业绩改变现状 , 而是寄希望于耍小把戏蒙混过关 。谎言讲过第一次 , 所有人都会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次 , 公信力破产就是这样可怕 。
至于其他可能的结果 , 不过在这两种极端的答案中反复横跳 , 平添无限的不确定性 。对房企而言 , 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 正是让它们市值不断缩水的根本原因 。当这些风险都集中在禹洲的身上 , 投资价值该如何评估呢?
这是公信力决口的破坏力 。当然 , 结果还是要禹洲和林龙安共同承担 。
结语不久前有媒体统计 , 2021年三季度 , 百强房企市值总和 , 在二季度缩水3000亿元的基础上 , 继续减少10983亿元 。那信心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 已经撑不起一个美好的圆形 。
赚不到钱 , 资产贬值 , 缺失公信力 , 哪怕有一个问题 , 都会被资本无情抛弃 。奈何在禹洲身上 , 三个问题同时出现 , 林龙安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