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的、摩飞、小熊,广东小镇40年:从筚路蓝缕,到包围世界( 二 )
社会学家费孝通来广考察后 , 总结了四小虎的发展特点:东莞是洋枪队 , 南海是游击队 , 中山是国家队 , 顺德是地方部队 。意思是 , 东莞靠外商经营;南海靠村办小企业;中山靠市属企业;顺德靠镇办企业 。
文章图片
费孝通来广东考察 图源:《瞭望周刊》
顺德镇办企业的前身 , 是公社年代悄悄发展的社队企业 。
1968年 。各国的年轻人如候鸟迁徙于一个个红色风暴眼之间 。此时 , 在顺德 , 26岁的街道干部何享健找了23个村民 , 用竹木沥青纸搭了一个20平米的厂房 , 成立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 专门压制塑胶瓶盖 。
七年后 , 生产组五千元的投入变成了十万元 。产品也从瓶盖变成塑料胶管 , 再到汽车配件 。1980年 , 组里第一台金属电风扇出厂 , 生产组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 。这家电器厂后来成为了如今市值5000亿的美的集团 。
文章图片
美的第一台电风扇:明珠牌 图源:搜狐网
同样在八十年代 , 在顺德容桂镇的一个镇办企业简易工棚里 , 工人们用手锤与手锉 , 敲打出国内第一台双门电冰箱 。那时顺德人去港澳探亲 , 都会带一件电器回来 。小作坊经过拆解、仿制 , 反求出家电的生产程式 , 由此培养出当地的第一批家电制造商 。
文章图片
80年代容声冰箱广告 图源:顺德漫游
初期 , 顺德的经济条件不好 , 原始资本有限 。以容奇镇举例:当地三万多名居民 , 其中七千人没工作 。人们只能劈竹子来补贴家用 , 一只筷子挣一分钱 。
什么都没有 , 只有一双手 。这样的局面也促成了“三来一补”的发展方式 , 也就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侨胞、港商出技术、设备、原料 , 顺德出工人、厂房 , 双方商定以加工费来偿还设备款 。就这样 , 顺德有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工厂——大进制衣厂 。
文章图片
大进制衣厂牛仔裤生产车间 摄影:黎尔宽
从八三年到八八年 , 顺德天天放鞭炮 , 搞庆典、搞开工仪式 , 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开张 。到了九零年 , 全县财政收入4.97亿元 , 居全国县级财政之首 。在国家农业部评出的全国十大乡镇企业中 , 有五家在顺德 。
“小老虎”的名号似乎意味着:在外人眼里 , 顺德的爆发是一个典型的青春期冒险故事——年轻人因为叛逆、胆量、和机遇 , 捷足先登新大陆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gen|发热、功耗均有改善,台积电版本骁龙8 Gen 1 Plus提前,谁会是首发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