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的、摩飞、小熊,广东小镇40年:从筚路蓝缕,到包围世界( 四 )


03 千禧年后的转机顺德家电产业笼中困斗之际 , 2001年 , 中国加入WTO的消息传来了 。
科龙、美的、格兰仕、万家乐成为了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品牌 。从2001年到2005年 , 顺德出口贸易总额每年都在30亿美元以上 , 其中家电业就占50%左右 。
然而 , 业界对中国家电加入WTO后的发展并不看好 。帕勒咨询公司曾作出这样的预测:在加入WTO后的5-10年左右的时间内 , 中国的家电品牌将大面积消亡 。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入世后 , 一些地方家电企业将脱离当地政府的保护 , 去独立面对资本竞技;同时 , 高质量、高技术的国外家电将积极介入国内家电市场 , 弱化本就还未成熟的国产品牌 。
预言如期发生 。以电冰箱为例 , 1999年国产品牌还占有将近80%的市场份额;但是到2002年 , 国产品牌的份额已经降到了不足62 %——短短3年时间丢失了近18 %的市场 。
此时正值中国与洋品牌的蜜月期 。走在大街上 , 到处是巴黎欧莱雅的广告;摩托罗拉的经典铃声不时从行人的裤兜里响起;宜家和星巴克里 , 聚集着最时髦的约会男女 。
除去产品本身的优势外 , 21世纪初的洋品牌更像是一架带有梦幻色彩的望远镜 , 为对远方大陆好奇的国人们提供种种新奇的景致 。
在外国品牌强势吸睛的态势下 , 顺德家电企业要存活下去 , 必须利用国际贸易格差 。
两种思路摆在眼前:第一 , 做代加工服务 。第二 , 打价格战 。
2002年 , 第二届顺德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上 , 130多家企业热闹参展 。副区长王干林称 , 要在顺德打造“东方科隆展” 。只不过 , 和科隆展比起来 , 参展企业中的OEM公司格外多 , 有着四十多家 。
投稿|美的、摩飞、小熊,广东小镇40年:从筚路蓝缕,到包围世界
文章图片

第二届顺德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现场  图源:《电器制造商》
同年 , 中国家电出口额已经达到87.5亿美元 。很多人没看到 , 这份优异成绩单上还附有一行小字:加工贸易占总额的76 % 。
即使企业已经有用了完善的整机生产线和成熟的品牌线 , 技术瓶颈也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 。06年 ,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 。但实际上 , 生产商仍需要不断进口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依赖日本的核心技术 。
在顺德 , 很多像格兰仕一样的家电企业正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没钱做研发 , 产品上难以有突破 , 于是不得不降价 , 降价又进而影响利润、乃至于整个公司的运营 。格兰仕很早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 , 产品的关键部件磁控管却常年依赖进口 。
一时间 , 中国家电陷入了价格战 。二十一英寸的电视 , 在成都曾一度被卖到了518元的价格;而当时适配彩管的市场价为600元 。也就是说 , 厂家卖一台彩电 , 有时连一只彩管的钱也捞不回来 。
“代工厂”、“价格战”如乌鸦般低旋在中国制造界的领空 , 提示着国产品牌前景的不祥 。如今 , 当人们以更长期、更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它时 , 才发现这不仅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游戏 , 还在无意中为全球市场增加了变数、在混乱中重塑了话语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