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互联网留不住科学家( 三 )


于是,大批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大公司 。
这在当时甚至引发了一场人才危机 。毕竟高校仍是前沿技术的重要发源地,学界看着一个个大牛离开高校走进科技公司的大门,纷纷表示教授离职率的急剧上升,会影响高素质学生的培养,从源头上阻碍了这个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
但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事实上,行业发展在短短两三年内迅速转向,AI在行业落地进展不及预期,互联网企业自身增长趋于放缓,代表着长期主义的基础研究,在许多企业里不再是最紧要的事情 。
周伯文和漆远的选择代表了目前互联网科学家的离职的两大去向:创业和回归学术 。
再早之前的8月,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李磊离职,入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 。这位80后是NLP领域的大牛,曾被称为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的少帅科学家 。
今年3月份,腾讯副总裁、AI Lab院长姚星,在腾讯待了17年的技术高管选择离职创业,瞄准的是“全真互联网”,一开始就拿到了高榕、五源、高瓴等资本的支持 。
去年7月,字节跳动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马维英离职,跟随原百度总裁张亚勤的脚步,赴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任职 。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从过去以丰厚的待遇挖来科学家,到如今纷纷出走,也显示出当AI发展遇到瓶颈、互联网企业增长也趋于停滞的时候,高投入却短期看不到回报的AI研究被率先冷落 。
03 研究院,不是每家都玩得起事实上,互联网公司在前沿技术上的大量投入,与短期见不到商业落地的矛盾到哪都存在 。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AI研究院的作用都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基础研究作为技术储备,可能未来有很大用处;为实际业务提供支持,强调和实际场景结合实现技术落地、商业化;秀肌肉,考验企业的公关能力以达到宣传、吸引人才的效果 。
但就算是在硅谷,能坚持大量资源投入、为科学家研究提供高自由度的公司可能也只有谷歌、微软和Facebook 。这也显示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高额的投入,但遥远且模糊的回报让这场游戏变得不是每家公司都玩得起 。
比如在谷歌的版图里,DeepMind是大公司研究院的标杆,即便如此,商业化的压力依然存在 。
DeepMind的研究实力大概是不用质疑的 。2016年推出了AlphaGo,两盘围棋分别击败两个世界级选手,让全球AI行业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以来,DeepMind 先是推出了惊人的蛋白质结构预测 AI——AlphaFold 2,以及AlphaGo 的进阶版——MuZero 。
谷歌也是个好金主,2014年以6亿美元收购之后,给到的条件可以说是优渥,双方签订的协议里指出,DeepMind能够独立运营,在不失去控股权的前提下获得了Google提供的现金流和计算能力 。
DeepMind联合创始人Humayun Sheikh自己也说过,“如果谷歌没有以6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DeepMind,他们的AI实验室可能已经破产 。”
DeepMind自从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就从没实现过盈利 。
过往报道显示,DeepMind的主要营收来自Google和YouTube等内部项目 。就是这样一个倾斜了无数资源的研究院,只是在内部落地,就已经困难重重 。
比如借助DeepMind的研究,在安卓的电池管理上方面加入AI功能,通过智能管理手机电量使用的方式优化电池寿命;以及通过将DeepMind的机器学习应用到的谷歌数据中心,降低能源成本 。
但这些成果带来的收益到目前仍难以计算,但可以看到的数据是,人员规模在千人左右的DeepMind每年要烧掉数亿元 。
2020年底,DeepMind披露了财务报告:2019年亏损达4.77亿英镑,与2018年几乎齐平 。财务问题也让DeepMind和母公司之间矛盾不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