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华语乐坛,何以至此?( 四 )
当年陶喆发完第一张专辑,被捧上天,却没想到,没两年居然蹦出一个周杰伦,如今,周杰伦出道21年了,五月天出道22年了,陈奕迅出道26年了,但在华语乐坛里,放眼望去,无人接班 。
也不是完全没有,只不过,很难火到内地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兴哲 。周兴哲的海外数据非常出色,他的歌曲在Spotify上高居中文歌曲播放量第一位 。但在内地市场,已经发了五张专辑的他近两年才算靠内地综艺积累了一点知名度,跟一出道就红遍大江南北的前辈不可同日而语 。
实际上,21世纪后五年出道的港台歌手,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地经济崛起打乱了“华语乐坛”原有的链条,华语唱片业过去赖以为生的专业化分工已优势全无 。
文章图片
21世纪之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快速发展起来,而中国内地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并因此占据的渠道优势 。
传统唱片业的宣传,主要靠大众媒体之上而下的填鸭,互联网和彩铃让音乐连接到了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网络歌曲和彩铃歌曲的兴盛,跟音乐前所未有的“下沉”有关,过去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而无法介入音乐消费的普罗大众,如今有了用手投票的权利 。
短视频热曲的底层逻辑,也不外乎于此 。“喂猪食”这种说法,过于简单粗暴,也过于看低大众的自主选择意识,“审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审美?
内地娱乐市场也因为背靠越来越强势的经济,逐渐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 。
邓紫棋、萧敬腾和徐佳莹等港台艺人通过上内地综艺破圈,证明了这样一点:内地不再只管“接盘”,也开始提供“秀场”了 。艺人不再依赖台湾的舞台“发亮”了,相反,港台和新马艺人要想“发亮”,得上内地的舞台了 。
文章图片
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
问题是,内地的制作,没有跟上 。
华语乐坛的未来,还得看“内地”“坛”这个字,是祭祀用的台、是讲学的场所、也是一个容器和一个圈子 。总之,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空间,就有经纬、长宽、高低 。
“乐坛”这个词过于笼统,提“音乐产业”或许更合适一些 。一个健全的音乐产业,起码应该具有一个完善的产、供、销体系和配套的价值衡量和传递机制 。就像任何一个空间一样,有经有纬,有高有低,有长有短 。
欧美乐坛,不但有专业化的人才和分工,还有专业化的媒体和奖项,以及相对较严谨的数据统计,并由此形成较统一的行业共识 。
“共识”成型之后,行业从业者会形成相似的审美和技术水平,并由此推动行业在某个稳定的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 。
欧美也有粗制滥造的内容,但上不了台面,而台面上能听到的,因为有“共识”约束,不会太离谱 。
相比之下,内地音乐市场就显得有些混乱,长久以来,缺乏一条稳定的脉络 。
一会是“魔岩三杰”,一会是“校园民谣”,一会是“彩铃一响,黄金万两”,一会是“神曲当道”,如今则可能是“短视频热曲”的天下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