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令活动和谚语2022 春节的节令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春节令活动和谚语2022,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
立春节令活动
迎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 。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 。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 。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 。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 。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打牛等活动 。。其他一些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 。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 。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
打春牛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 。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 。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 。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 。四周插上彩旗 。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不同地区迎春牛均有其特点 。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 。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