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训练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考点( 五 )


考生在解题时,要有整体思路,认真把握上下文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做出答案 。
【真题回放】试着揣摩并分析课文中以下句子所加词语的表达功能 。
她颤抖着接过电话 。“你好,老姐 , 你好吗?”(2011四川眉山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表达的理解能力 。做这类题 , 先分析一个词的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临时义 。具体到这个问题,“颤抖”是母亲接电话的动作,在第(13)段 。根据上下文和相关情节,此时母亲已经卧病在床 , “非常虚弱,额头上有大汗”,所以接电话一定是“瑟瑟发抖” 。这个动作说明母亲的病情在恶化 。母亲虽然病重,但仍以“高一个八度的声音”接听病人的电话,鼓励病人战胜病魔,可见母亲的高尚品格 。
【参考答案】《颤栗》反映了母亲病重 , 仍接病人电话,可见其高尚品格 。
2.抓住主要思想方法 。如试题要求理解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立场的词语,或表达文章主题的词语,或文章标题的作用等 。,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回答 。但要注意在把握思想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
答题范式:“××”这个词……(这个词的常用功能)﹢从文章分析中得到的功能 。
【真题回放】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唱”是什么意思?《鱼在冬夜歌唱》2011重庆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第4段开头直接写出了鱼的“咕噜声”传达美食的信息,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也间接写出了贯穿全文的全家欢乐气氛 。这是发自内心的音乐 。作者好像没写谁唱歌,可见“唱歌”是比喻各种与“鱼”有关的悦耳声音 。在这两个方面还原“唱”的本义就是:煮鱼的声音,冬日夜晚厨房里的笑声 。明白了“唱”的含义 , 它所包含的情感也就清楚了 。
【参考答案】“唱”的意思是:煮鱼的声音;冬夜厨房里的笑声 。感情: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关心他人的温暖 。
3.为了表达简洁,当同一事物重复出现时,明确指称的作者往往在所指的事物后使用指称词 。在理解这类词的时候,可以紧扣上下文 , 寻找它所指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在词的前一句或前一段 。不,回到后面去 。有时候参考内容比较隐蔽,需要我们全面总结 。
●答题范式:“××”这个词指的是……(语境意义) 。
3.一位母亲首先讲述了她两岁半宝宝的故事 。她说她的宝贝女儿太调皮了 , 带着她奶奶都应付不来 。有一天,她在上班的时候,宝宝又在家里调皮捣蛋了,就打电话回来吓唬她 , 装着很认真的样子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你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女儿沉默不语,哈哈,她一定是被吓到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说:“妈妈,别忘了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粉色 。”(出自孙道荣《每朵花都应该是芬芳的》)
【真题回放】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中增加一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
“如果你不好,等你妈回家,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突然 , 女儿说:“妈妈,别忘了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粉色 。”(2011福建龙岩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需要理解参考性内容的问题 。文中“女儿”所指的“色”是其本义,即“色” 。在上下文中,我妈说的“色”显然不是本义 。在解题时,只要通读一遍短文 , 就不难发现,妈妈的“色”就是惩罚(批评)女儿回答这类问题,而且往往可以对原句进行概括和提炼(或者直接挑出原句来回答) 。)
【参考答案】母亲说“色”是惩罚(批评)女儿,女儿说“色”是颜色(1分) 。对颜色的不同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 。
4.修辞的巧妙运用 。很多作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 , 往往喜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格来表达某种意思,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生动 。因此,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既要紧扣目标段落,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 , 理解其深层含义 。如果用隐喻,就要搞清楚其隐喻的对象,即本体是什么;如果用双关修辞,要知道是谐音双关还是语义双关 。
答题范式: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这里的“××”字指的是……(语境意义) 。
4.阅读鱼在冬夜唱歌,然后回答问题 。
【真题回放】理解句子中加一些词的意思 。(1)厨房成了暖心 。我们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2011年重庆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句子解释关键词“心”、“成”的含义 。理解第一句的“心”,要扣第三段 。这句话用了一个比喻 , 突出了吃鱼让“厨房”变得非常重要,成为“全家人聚在一起”的中心 。要理解第二个词“成就” , 要坚持第④段 。这句话运用了大词小句的夸张手法 , 突出了父亲喜悦和自豪的内心感受 , 并通过他“黝黑冰冷的脸上流露出的善意和微笑”,衬托出父亲给家人带来幸福后的满足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