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海波 海波是什么

1.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历史就是基因的历史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人类的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对比,科学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完整的人类迁徙地图,人类起源于非洲基本没有争议 。
一旦人类的历史被放大到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国际纷争的历史就消失了,民族的记忆也没有了,连神话传说都显得太年轻了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基因信息的变化 。这样 , 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生物试图繁殖的过程 , 只是在参加一场不由自主的接力赛 。在这场比赛中,只要任何一个选手稍有松懈,他所携带的所有基因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为了保证我们都能被传承下去,基因甚至操纵我们的思想文化,把“不孝三,无前途是最大的事”植入我们每个人的大脑 。这些都是后话,是基因在站稳脚跟后 ,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发明的众多手段之一 。我们先按住桌子的一端,先看看基因是怎么诞生的 。
2.是黏土的“支架”造就了基因吗?
就像我们上一篇文章讨论的,其实光靠运气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积累 。且不说一双人类精致眼睛的偶然组合,就是偶然产生一个DNA(或RNA)分子的概率也小到几乎为零 。但是我们要从积累的角度去思考,所以DNA(或者RNA)的产生是很有可能的 。
按照积累的思维 , 在DNA产生之前 , 一定有一个更容易产生的支架 。有了这个支架,就有足够的可能性在漫长的过程中产生DNA,从而在未来脱颖而出,最终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科林·史密斯的说法,这个脚手架是粘土做的 。
3.粘土晶体也可以携带基因 。
具体来说,粘土是由硅酸盐组成的,硅酸盐是一种晶体 。水晶有一个特点,它的每一个分子好像都得了强迫症 , 总喜欢条条框框完整地排列在一起 。但是难免会有一些粗心的分子站错队 , 从而在晶体表面形成一些小瑕疵 。这些缺陷形成的点阵就是信息,就像激光束在我们的光盘上刻下的小凹槽一样 。
4.粘土晶体可以自我复制 。
在这里你可能会隐约感觉到,我们的粘土具有遗传物质的第一个特征,可以携带信息 。但是,仅仅携带信息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复制出来,“传宗接代” 。别急,让我们继续讨论水晶的第二个特征 。
我先带你做个实验 。我们把大量的定影液“海波”放进一杯很烫的水中 。海波的学名是硫代硫酸钠,是一种晶体 。当这杯溶液冷却后 , 就变成了“过饱和”溶液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海波的小晶体放入杯中作为“种子”,就可以看到它不断生长 。到了一定程度就断了,碎片又长出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生长的晶体在自我复制 。
当第一个海波晶体放入溶液中时,过饱和的海波分子将继续附着在放入溶液中的“种子”上 。后来附着分子的排列自然是按照“种子”的排列一层一层的覆盖 。如果“种子”有瑕疵 , 新生产的海波也会有同样的瑕疵 。就这样 , 晶体被不断复制 。
5.粘土晶体会产生变异 。
能携带信息,还能自我复制,你可能会想,这不是生动的基因吗?但是仔细想想 , 你会发现其实少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变异 。正是变异的过程,才能保证大量的个体不断有新的特征 。只有当样本足够多的时候,大自然这个严格的考官才能从百万人中选出更好的选手 。自然,晶体复制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 。
变异听起来很深奥,其实说白了就是适当的犯错 。复制过程中的巧合,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 这些错误都是珍贵的变异 。当然,犯错也要有个尺度 。如果错误率太大,继承就不成立;如果你不一直犯错 , 你就会失去改进的机会 。
【为什么叫海波 海波是什么】粘土组成的硅酸盐晶体自然符合上述特征 。这里你可能还是有点模糊 。黏土能不能繁殖自己传宗接代不是问题,问题是它如何传播后代的种子?是如何被大自然淘汰和选择的?DNA是如何附着在粘土上的?我们明天将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