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


这个问题问的好 。
事实上 。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皇权体制下 。身为政客 。如同骑在老虎背上 。进退都是生死大事 。对功高震主或者皇权政治游戏下的失败者而言 。没有任何安全的退出机制 。往往都是以死亡的方式退出政治舞台 。
且看问题中提到的这几个人物: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

文章插图
↑商鞅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为他的改革献祭自己的生命↑
1、公孙鞅:就是赫赫有名的商鞅 。生于公元前390年 。死于公元前338年 。
商鞅不是秦国人 。在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后 。凭借自己的本事 。“技术移民”到了秦国 。也就是说 。他在秦国没有任何根基庇荫可言 。他唯一依仗的 。就是秦孝公对他的信任 。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他的身家性命 。他的荣华富贵 。他的生死 。都系于一点:能否获得秦王的宠信 。
反过来看 。恰恰是因为商鞅背景清白 。甚至可以说是苍白 。而且他在整个变法过程中都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 。所以秦孝公才会如此相信他 。
秦孝公信任商鞅 。目的是为了让商鞅干活 。把他推出去 。吸引改革带来的敌方势力仇恨 。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

文章插图
↑商鞅的下场 。恐怕秦孝公生前就已经预料到了↑
秦孝公直到死 。都是一直维护商鞅的 。据《战国策》记载 。秦孝公死前曾想传位给商鞅 。但商鞅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此说法值得商榷 。即使是真有其事 。恐怕也是“白帝城托孤”的翻版 。甚至不排除秦孝公故意试探商鞅的意图 。
秦惠文君上台之后 。商鞅立即就被清算 。在他变革的过程中 。得罪了太多人 。得罪了很多政治能量深厚的既得利益集团 。这些人当然不会找秦孝公出气 。所有锅都得商鞅来背 。于是商鞅沦为了牺牲品 。但他虽然身死 。他留下的新政却被保留了下来 。深刻的影响了秦国的发展 。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

文章插图
↑张仪及时离开了秦国↑
2、张仪(?-公元前310年) 。实际上 。张仪是得了善终的 。这多亏了他的精明 。
他从事的外交说客这一行当 。曾经成功推行“连横”战略 。力图把战祸引到弱国身上 。给秦国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可惜他的策略被公孙衍的“合纵”战略打破 。公元前318年 。五国联军入侵秦国 。秦国一度兵败如山倒 。幸好函谷关一战 。秦军力挫五国联军 。赢得胜利 。
公元前311年 。秦惠王去世 。其子秦武王登基 。而张仪和武王之前曾有过矛盾 。于是次年 。张仪离开秦国 。去往魏国 。并于当年五月份死在了魏国 。
张仪其实是一个例外 。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 。游说于各国之间 。最终成功避开了武王的报复 。在魏国安稳而终 。可对那些无法借着逃亡他国保全性命的政客而言 。不存在这样的退路 。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为何不得善终?

文章插图
↑玩政治如同玩火 。吕不韦到最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3、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
吕不韦对秦朝的贡献 。是不可抹杀 。也无法替代的 。
嬴政之所以能够当皇帝 。几乎可以说是吕不韦精心策划的结果 。他为整个中国历史挑选培养了第一个皇帝 。而且他也是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商人转政客并且政商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
吕不韦不但能够谋国 。而且还会谋求不朽声名 。在他权势最显赫的时候 。他招揽食客 。编撰了《吕氏春秋》 。他对这本书的期许是“包含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 。他自负的认为自己做到了 。
吕不韦之所以不得善终 。还是因为他牵扯进了一件大事——嬴政到底是谁的儿子?这个血脉是否正统 。对嬴政来说是最致命的政治问题 。在诛杀嫪毐之前 。就已经有传闻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而传闻的来源 。恐怕正是嫪毐以及被嫪毐彻底迷住的嬴政生母赵姬 。
可以说 。赵姬的说法是具有相当效力的 。她如果受嫪毐指使 。出面指正吕不韦才是嬴政生父 。并无秦朝宗室血统 。那对嬴政的政敌来说 。简直是核武器 。而嬴政一代雄主 。不可能坐视这样的传闻 。
于是 。嫪毐必被除掉 。而吕不韦也迟早不会有好下场 。
吕不韦何其精明 。公元前236年 。他被流放到蜀地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即将被清算的政治信号了 。于是次年 。吕不韦饮鸩自杀 。保全一下家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