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c基因普通体能出大c吗?dac基因特征( 六 )


4.2 菌群介入 , 影响肥胖
易患肥胖的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饮食、益生菌等来改变 。
碳水化合物(即纤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 从而使宏量营养素与微生物群相互作用 。具体在前面 深度解读|饮食、菌群和健康 一文有详细阐述 。
个体微生物群的组成是独特的 , 是个体代谢和体重状况的代表性特征 。
人体摄入宏量营养素、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 增加;↓,减少;NA , 不可用;第三列:营养物质和/或饮食基质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
4.2.1 菌群和肥胖之间的关系
菌群丰度和种类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与肥胖呈负相关
开创性的研究已经描述了微生物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 。数据显示肥胖小鼠的厚壁菌数量增加 , 拟杆菌数量减少 , 这表明这些微生物对宿主代谢可能有影响 。这些结果随后在人类研究中得到证实 ,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比较了来自瘦弱或肥胖人群的样本 。
一些研究描述了肥胖者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的增加 , 并确认了这些人粪便样本中的普雷沃氏菌科和古细菌的增加 。此外 ,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与肥胖呈负相关 , 即菌群丰度低的人会提高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 以及低度全身炎症风险 。
基于谷禾人群队列数据发现:
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肥胖人群要显著低于对照人群(下左图) , 均值分别为850比1150 , 这一现象与之前的研究是符合的 。
有害菌
在有害菌属的丰度水平分布上 , 肥胖人群也要高于对照人群(上右图) 。进一步对具体菌属进行分析 , 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丰度水平肥胖人群更高(下左图) 。
有益菌
而双歧杆菌属的水平肥胖人群普遍较低 。
一项调查同卵双胞胎脂肪摄入质量的研究发现 , 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的丰度正相关 , 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乳酸杆菌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双歧杆菌是负相关 。
一些学者认为在饮食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减轻饮食中脂肪对体重维持和脂肪积累的有害影响 。
4.2.2 菌群如何影响肥胖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超重和肥胖个体体重和代谢的两种可能机制 。
(1)肠道微生物群将不可消化的膳食纤维发酵为短链脂肪酸 , 这些脂肪酸可能由肠道上皮代谢或是葡萄糖和脂质从头合成的一部分 。
(2)由于紧密连接处的薄弱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 , 来自肠道细菌表面的脂多糖(LPS)能够进入循环 , 并可能在包括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在内的多个组织中引起免疫反应、炎症、巨噬细胞浸润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和厌食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酪氨酸[PYY])在下丘脑的表达降低 *** 了食物摄入的增加 。
此外 , 微生物蛋白水解可产生支链氨基酸和芳香烃氨基酸 , 可通过微生物交叉喂养(微生物物种的营养相互依赖性)进一步代谢 。这些交叉喂养途径的紊乱导致这些氨基酸的吸收增加 , 并与肠道完整性和胰岛素抵抗的损害有关 。
糖化和蛋白水解代谢物生产中涉及的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网络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群、主要代谢途径和生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发酵产生的代谢物的中间体 , 包括糖解产物短链脂肪酸 , 琥珀酸盐和乙醇以及蛋白质水解代谢产物 , 包括氨、吲哚和酚类化合物、硫化氢、胺和支链脂肪酸(BCFAs)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