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盛而当杀 常以肃杀而为心翻译( 八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字有割舍之意,其实诗人是难以割舍的,连邻居都为之呜咽,何况是做父亲的呢?
B.五、六句写诗人无法面对孩子饿死的现实,“愧为人父”体现了诗人悔恨和悲愤的心情 。
C.七,八句写今年的秋收还不错,“登”即丰登,但是穷苦之人宁愿应征去做戍边的士卒 。
D.这首诗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诗人把个人遭遇和时代风云融入诗中 。
2.有评论说,“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呢?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 。
【答案】1.C
2.①节选部分描绘了一幅幼子饿死、举家痛哭、四邻皆悲的凄惨图景 。作为父亲,诗人强忍悲痛,感到自责和悔恨 。②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痛,他推己及人,想到了远不如自己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平民和应征戍边的士卒 。③诗人从万民的哀乐而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
C.“但是穷苦之人宁愿应征去做戍边的士卒”错误,“贫窭有仓卒”诗意为“穷苦人家仍然弄不到饭吃而导致意外的不幸” 。“仓卒”意为意料之外的 。
故选C 。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
开篇六句,写一进门,就听见家人在号啕大哭,这是非常戏剧化的 。“幼子饿已卒”,“无食致夭折”,景况是凄惨的 。“吾宁舍一哀”,,这里的意思是:“我能够勉强达观自遣,但邻里且为之呜咽,况做父亲的人让儿子生生的饿死,岂不惭愧 。节选部分描绘了一幅幼子饿死、举家痛哭、四邻皆悲的凄惨图景 。作为父亲,诗人强忍悲痛,感到自责和悔恨 。
后十句,时节过了秋收,粮食原不该缺乏,穷人可还不免有仓皇挨饿的 。像自己这样,总算很苦的了 。”诗人当时不一定非常困苦,因为他大小总是个官儿,照例可以免租税和兵役的,但他尚且狼狈得如此,那么一般平民扰乱不安的情况,就要远远胜过他了 。诗人想起世上有很多失业之徒,久役不归的兵士,那些武行脚色已都扎扮好了,只等上场锣响,便要真杀真砍,大乱的来临已迫在眉睫,他的忧愁从中而来,不可断绝,犹如与终南山齐高,与大海一样茫茫无际 。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痛,他推己及人,想到了远不如自己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平民和应征戍边的士卒 。
诗人 “推己及人”,他结合自己的生活,推想到社会群体;从万民的哀乐,来推定一国的兴衰,句句都是真知灼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2022·广东潮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 。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 。③知名:抗元名士 。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
B.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
C.颈联写诗人骑在马上远望孤城,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
D.全诗以景结情,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
4.后人评价本诗“联联含情,一联一愁”,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一联一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