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盛而当杀 常以肃杀而为心翻译( 四 )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 。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 。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 。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 。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 。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 。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 。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
二、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
1.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
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前者如一些边塞诗词,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后者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亦是 。
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
D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前者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人生志向
由儒及道,由积极入世到消极遁世 。
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 。前者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王昌龄《从军行》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