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是什么?


长江三鲜都具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是洄游鱼类 。其肉味及其鲜美 。受到历代美食家的称赞 。因此长期受到过度捕捞 。现在都几乎濒临灭绝 。且有游不过镇江一说 。餐厅售价通常在数百至数千元一斤 。不过在捕捞地可以享受到便宜的价格 。品尝着人间极致之美味 。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长江三鲜”常与“靖江”绑在一起出现 。
因为这座城市地处长江下游 。但距离大海又有一段距离 。每到鱼类洄游的季节 。就会有鱼类从海沿长江往上游迁移 。产卵繁殖 。刀鱼、鲥鱼和河豚这三类是最被人熟知的洄游至此的鱼类 。绕靖江而过的长江养育了这里的鱼虾蟹……
这一年四季的江鲜 。让靖江被称为为“中国江鲜之乡” 。
1
来自长江的馈赠
作为从江水中生长出来的城市 。靖江一直备受长江的厚爱 。
江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堆积 。为河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来自海洋的浮游生物极大地充实了鱼类的饵料;恰当的水温 。又保证了“饵料们”的持续繁衍 。为鱼、蟹、虾等江鲜营造了绝佳的栖身环境 。因而靖江所产各种江鲜异常鲜美 。在明清时便很有名气 。成为当时的宫廷贡品 。
当时靖江产的刀鱼、鲥鱼 。出水后先运到金陵 。金陵城外江岸上有个冰窖 。专门负责保管靖江等地送来的江鲜 。将新鲜的江鲜用银色铅匣装好 。中间盛冰 。再用浓油密封 。装入筐中 。快马加鞭 。一路运到北京 。
这些进贡江鲜在那时尤为珍贵 。除了宫廷食用外 。也会被赏赐给朝中重要大臣 。称为“赐鲜” 。
江鲜不仅饱了这儿的口福 。它也是这儿的财富和生活方式 。
在长年劳动中 。靖江渔民根据鱼的习性总结出了诸多捕捞经验 。“鲥鱼当缩不缩 。刀鱼当进不进 。河鱼涨气 。火眼鱼气的眼睛红” 。
鲥鱼头小身子大 。碰到网后如果身子一缩 。就可以走脱 。但鲥鱼珍惜鱼鳞 。怕被网拌掉 。触网后头往网上一靠 。一动不动 。这就是“当缩不缩” 。刀鱼腮边上有两个刺 。遇到鱼网 。忙着后退 。同时将两刺横出 。刺到鱼网上 。进退不得 。这就是所谓的“当进不进” 。
长江三鲜是什么?

文章插图
▲刚捕上来的刀鱼 摄影 / 贾亦真
河豚一遇到外敌 。就将腹部鼓涨起来 。满身的刺竖起来 。以吓唬外敌 。渔民们用锋利的滚钩——一种钢丝制成的钩子 。去钩河豚 。河豚涨气的绝招遇到了滚钩 。却没了任何效果 。火眼鱼碰到鱼网就着急 。眼睛就发红 。便什么也看不清了 。越是挣扎 。网缠得越紧 。
生活在江边 。哪怕不是渔业生产队的职业渔民 。很多人都有一手捞鱼抓蟹的绝活儿 。作为土生土长的靖江人 。我老同学的父亲 。也有手独门捕鱼绝活:用比牙签还小的毛竹卡子 。在闸潭里卡鲤鱼——就是在靠近水闸的小片水潭里捉鱼 。
将毛竹削成两头尖、中间薄的形状 。然后弯成弓形 。在毛竹卡子的尖头处套上晒过的大概三毫米长的芦苇筒 。卡子的中间再塞上一片蚕豆瓣作为饵料 。鱼吞食时 。将芦苇筒咬破 。竹卡便会弹开 。卡住它的口腮 。这样猎物就捉住了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拉平板车 。一年也就能赚个二三百元钱;但卡鲤鱼 。一个夏天就可以赚五六百元 。当时的鲤鱼二毛钱一斤 。他就是靠着毛竹卡子养活了一家人 。
2
江鲜的靖江烹调
到了21世纪 。由于没有节制的捕捞与上游工业的污染 。长江中的鱼越发稀少 。每年都严格规定了捕捞期与禁捕期 。单靠捕鱼过日子 。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滋润 。很多渔业队的下一代 。开始转移到陆上谋生 。
而江鲜的花式吃法 。成了本地人继续与江鲜保持联系的方式 。
在靖江 。每道江鲜都带着特定时节的味道:刀鱼带着桃花的味道 。鲥鱼带着蔷薇的味道 。河豚带着柳絮的味道……靖江人深谙每种江鲜的特性 。用最恰当的方法捕捉、烹饪 。放大其本身的美味——清蒸刀鱼的细腻 。红烧河豚的肥美 。长江杂鱼的野性 。籽虾的饱满 。每一道都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