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哪个城市 被唐诗捧红的千年古城: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哪个城市 被唐诗捧红的千年古城:阳关

文章插图
阳关 。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 。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 。
被唐诗捧红的地方很多 。但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阳关这样:
老早老早就湮没废弃了 。却突然在唐诗里“复活” 。随后经过历代吟咏传唱 。未曾间断 。迄今仍是旅游打卡胜地 。
这一切 。要归功于诗人王维的经典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明朝人评论这首诗说 。“唐人别诗 。此为绝唱” 。
临别时 。王维瞧了瞧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 。看了看友人打点好的行囊 。微笑着举起了酒壶 。“再来一杯吧” 。别后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杯酒 。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 。一饮而尽的 。
这便是唐人风范 。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 。执袂劝阻 。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 。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 。告别是经常的 。步履是放达的 。
而这首经典之作的诞生 。可能源于一个“错误” 。
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哪个城市 被唐诗捧红的千年古城:阳关

文章插图
阳关故址 图源/摄图网
1
从古到今 。到阳关的路都是一样的寂寞荒凉 。这个著名的关隘 。位于如今的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 。每年吸引很多人去寻访汉唐时光 。
当然 。历史的痕迹已经很少了 。但大漠荒沙还能感受到 。仅有的历史遗迹 。是一座汉代的烽燧遗址 。耸立在墩墩山上 。最晚在清代雍正年间 。这座残存的烽火台便被迁居到此的移民称为“墩墩儿” 。山因此才被叫做“墩墩山” 。
1944年 。著名考古学家向达到阳关访古 。将这座烽火台形容为“阳关眼目” 。
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哪个城市 被唐诗捧红的千年古城:阳关

文章插图
汉代烽燧遗迹 图源:摄图网
那里 。还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的地方 。据说在古董滩沙丘之间 。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陶片、兵器等遗物 。随手可捡 。所以当地人说“进了古董滩 。空手不回还” 。
1972年 。文物普查队曾对古董滩进行考古勘察 。发现了大片版筑土墙遗址 。经过挖掘 。挖出了排列整齐的房屋基础 。以及城墙基础 。从遗址、文物分布判断 。考古学家认为 。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 。曾经是一座繁华边城 。
但阳关古城是什么时候湮没的 。迄今没有定论 。众说纷纭 。
一般认为 。阳关古城是唐代后期湮没的 。从大趋势来看 。由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陆上丝绸之路不再是东西交往的唯一通道 。阳关作为关隘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但更重要的是 。安史之乱后 。吐蕃崛起 。并占据了河西走廊 。这条传统的交通要道就此被切断 。阳关此后被彻底废弃 。
但从历史文献来看 。阳关的废弃可能发生得更早 。盛唐诗人王维写《送元二使安西》说“西出阳关” 。但他的朋友元二不可能走阳关赴安西都护府 。
渭城朝雨浥轻尘是哪个城市 被唐诗捧红的千年古城:阳关

文章插图
敦煌壁画 张骞出使西域
阳关设立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年—前111年) 。跟玉门关一样 。都是因应汉代疆域的西拓而设置的关隘 。《汉书·西域传》把西汉以前中国疆域的西界变迁写得很清楚:
自周衰 。戎狄错居泾渭之北 。及秦始皇攘却戎狄 。筑长城 。界中国 。然西不过临洮(今属甘肃省定西市) 。汉兴至于孝武 。事征四夷 。广威德 。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 。降浑邪、休屠王 。遂空其地 。始筑令居以西 。初置酒泉郡 。后稍发徙民充实之 。分置武威、张掖、敦煌 。列四郡 。据两关焉 。
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到汉武帝时才迎来逆转 。张骞通西域后 。汉朝开始筹划反击历年侵扰边郡的匈奴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名将霍去病在河西重创匈奴 。此后10年间 。汉朝先后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并将长城从酒泉修到了敦煌以西 。在敦煌郡的西边 。北、南两面分设玉门关和阳关 。扼守西域进入河西的大门 。完成“列四郡 。据两关”的军政布局 。
四郡两关的布局 。基本确定了西汉疆域的西北角 。不过 。这里长期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交战的地带 。有些年代曾将领土西拓到葱岭以西 。设置西域都护府 。有些年代则收缩到阳关以东 。所以 。这里并不是领土意义上的边界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边界——阳关和玉门关是塞外与中原的分界 。更是中华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分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