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都能听懂文言文吗?( 二 )


比如《春秋》里写“郑伯克段于鄢”就隐含了大量信息 。文中用“段”而不加弟实际是作者指责段不守本分 。因此不提他是郑伯的弟弟 。而又用“郑伯”而不用郑庄公 。则是指责郑庄公这个哥哥失教 。故意放纵导致最后的结果 。“克”一般用于两国相争 。一国战胜另一国 。作者在这里用“克”说明作者的立场 。段造反已经不能用兄弟相争来看待 。而已经是两国相争了 。而克字同时含有杀的意思 。暗示郑庄公杀死段 。

古代的人都能听懂文言文吗?

文章插图
不过后来文人越来越执着这类技巧 。写文章专门挑一些冷僻字 。又为了文辞华丽 。写一些没有意义的对仗 。导致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古文 。别说现代人了 。就连当时的文人都看不懂 。甚至作者本人写完过段时间后也看不懂了 。
所以唐代韩愈开始倡导简洁文风的“古文运动” 。宋代欧阳修继承这个理念 。在宋代领导文风改革运动 。这才使得古文开始变的好懂起来 。所以宋代以后的很多文章 。我们现代多数人勉强也是能看懂了 。再到了明朝 。读者主要是普通人的通俗小说开始流行 。古文已经非常接近于当时人的口语了 。普通的老百姓也是能够听懂的 。再到后来就是新文化运动了 。文字就彻底的口语化 。和我们现在一模一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