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三 )


首先被李定这套组合拳打晕的竟是皇帝神宗 。
于是下旨:
将苏轼谤讪朝政一案送交御史台根勘闻奏 。
苏轼到湖州任 。是五月二十日 。至七月二十八日 。即被御史台逮捕解往京师 。在任不过两个月零八天 。
解救苏轼
苏轼在御史台狱 。被关在一个独居的囚房里 。
御史要坐实其罪就要兴大狱 。掌握置于苏轼死地的证据材料 。
御史何正臣缴进的是民间出售的版本 。舒亶缴进的是“印行四册” 。另外还有“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全册” 。
为了继续打击保守派 。御史们甚至把矛头对准司马光 。
他们把享有版权的苏轼作品 。一条条进行勘问 。这些内容都录在南宋编印的《乌台诗案》一书中 。
李定作为奉诏的主审之一 。他对苏轼竟也佩服起来 。“一二十年前所作诗文 。引经援史 。随问随答 。无一字差错 。此非奇才而何?”
能让“敌人”佩服 。苏轼的确有聪明才智 。
审来审去 。苏轼的罪名无非就是“登科后 。入馆多年 。未能进擢 。兼朝廷用人 。多是少年 。所见与轼不同 。以此撰作诗赋文字讥讽 。意图众人传看 。以轼所言为当 。”
而李定等 。累列与苏轼相识的张方平、王诜、司马光、范镇等24人 。认为“其人等与轼意相同 。是与朝廷新法不合 。及多是朝廷不甚进用之人 。轼所以将讥讽文字寄与” 。这些人也应该一并问罪 。
李定这是要打击一大片?。≈灰臻煌趺艿募词恰白镄小?。
苏轼入狱后 。杭州父老感念这个好官 。为他作“解厄道场” 。祈祷神灵保佑他平安无事 。
事情至此 。已经完全变了性质 。北宋政事的混乱与腐败至熙丰之时。暴露无遗 。
苏轼看这群宵小之徒 。欲置自己于死地 。反而沉下心来 。没有了开始的慌乱和对人生的贪恋 。这种性格的变化其实反而救了自己 。
当时有一个狱卒 。叫梁成 。极富同情心 。对苏轼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苏轼见他诚恳 。就托他把自己写的两首诗送给兄弟子由(苏辙) 。
苏轼以为自己必死 。所以有话要对兄弟说 。诗人的境界不同 。就用诗来表达 。也是服了苏东坡:成也诗、败也诗 。就是为诗而生的 。诗曰: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 。
与君世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向低 。
梦绕云山心似鹿 。魂飞汤火命如鸡 。
眼中犀角真吾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 。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知葬浙江西 。
苏轼这是临终嘱托 。留遗言呢 。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 。总算勘问完毕 。御史台把“案卷” 。献给皇帝批示 。
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乌台诗案 。对苏轼的人生来说 。反而是好事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 。苏轼由天堂到炼狱 。他的人生观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的人生哲学也有了质的飞跃 。
那个曾经玩世不恭的多才浪子 。补上“这一课”的学习 。才真正变得完美 。
所以说我们不要抱怨不如意 。不要埋怨挫折 。不要怨恨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是这些经历丰富了人生 。增长了智慧 。圆融了性格 。
苏轼被捕后 。苏辙即上书皇帝 。乞纳以自己的官身以赎兄罪 。书曰:
……臣窃思念 。轼居家在官 。无大过恶 。惟是赋性愚直 。好谈古今得失 。前后上章论事 。其言不一 。
陛下圣德广大 。不加谴责 。轼狂狷寡虑 。窃恃天地包含之恩 。不自抑畏 。
……
臣不胜手足之情 。欲乞纳在身官 。以赎兄轼 。但得免下狱死 。为幸 。
兄弟真情可见一斑 。
另外像是已经致仕在家的范镇、张方平 。也都上疏皇帝 。给苏轼辩护 。
而当时的宰相之一吴充 。更是劝谏皇帝说:“陛下以为魏武帝(曹操)是怎样的人?”
皇上说:“为什么这么问?”
“陛下常常效法尧舜 。轻视魏武帝 。然而生性多疑的曹操 。尚能容得祢衡 。陛下效法尧舜 。而容不下一个苏轼 。这是为什么?”
神宗吃惊地说道:“朕无别的意思 。不过是召他对狱 考核他的是非而已 。这就将他放出 。”
苏东坡的老对头王安石兄弟几个也直率地进谏 。
而对苏轼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还是神宗的奶奶--光献太皇太后曹氏 。
在病中的老太太对神宗说:“我曾经记得仁宗皇帝当年策试完毕后 。回到宫中 。高兴地说道:朕今日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二人 。我老矣 。已来不及用了 。朕将留给后人来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