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后,转身就投靠了曹操,这是为何?


如果把司马徽和诸葛亮做个比较 。阁下认为哪个更高?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会倾向于诸葛亮 。毕竟从小到大一直都看到诸葛亮光辉的一面 。相对无名的司马徽 。怎么能被大家认为是高人?
可是三国演义恰恰把此君描绘的天人一般 。不但往来的都是大儒名士 。而且自身更有识人之明 。是大智者 。
我们看三国都知道马跃檀溪 。刘备落荒而逃 。来到一处不知名的所在 。相信那时候不会像现在这样 。各村屯路口都立有某某村 。某某屯 。某某堡的路牌 。所以就算给刘备和赵云一人一部手机联络通话 。刘备都报不清自己所处方位 。而神奇的一幕就从这不知名处开始 。
小童忽然出现 。领刘备进屋和主人面聊 。并不相识的两个人竟然聊的还挺好 。那个司马老头还一眼看穿刘备的身份 。哇塞 。有够牛!当时只顾着为这老先生赞叹了 。现在想想 。他命真好 。这要是遇到曹操还敢道破人家身份么?那曹公一定会宁可他负司马老者 。不可老者负我 。先宰了再说 。
不知道当时刘备眼里是否满是小星星 。反正他对这位隐士高人特别崇拜 。非要拉着人家入伙 。可是司马徽笑而谢绝 。说什么自己都快完蛋了 。就不去俗世扯犊子了云云 。概括起来一句话:不去 。
既然人家不肯 。刘备也没办法 。正在绝望之际 。司马徽扔出来一根无比重要的救命稻草——卧龙凤雏 。还说这俩小子都比我厉害 。随便哪个去你那 。你都可以成就王者霸业 。是两个可以让你刘皇叔祖坟冒青烟的存在 。
俗话说饥不择食 。刘备当时太缺谋士了 。简雍、糜竺这些人虽然也能出谋划策 。但都是梁山吴用那路的 。不堪大用 。现在知道有这样的高人 。当时如获至宝 。回去后不惜三顾茅庐 。请诸葛出山 。
司马徽呢?他对刘备既瞧得起又瞧不起 。瞧得起的是刘备的人品和志向 。瞧不起的是刘备的实力和结局 。估摸着当时他已经看清了态势 。刘备可成王业 。却成不了帝业 。再能耐的帮手也带不起来刘备这个穷人 。
大家要是不信 。可以从司马徽的一句话求证:卧龙得其主 。却不得其时 。善于识人的司马徽早就看出 。诸葛亮空怀一腔热血 。最终也是无功而返 。事实证明 。诸葛亮自二十七岁跟随刘备 。直到五十四岁病逝于五丈原 。其间二十七年都没回过家 。临行叮嘱其弟诸葛均好好种田 。竟是他们兄弟间的遗言 。由此看出 。跟随刘备就是图个乐呵 。投靠他 。能比在别处更受重用罢了 。司马徽之所以推荐诸葛亮 。只是为了实现好友自比管乐的抱负而已 。若是把诸葛亮推荐给曹操和孙权 。哪个会那么重视他?这两个地方人才济济 。别说年纪轻轻就混上个丞相 。就算到死都未必能位列三公 。谁让人家人才多呢!
而司马徽转身投靠曹操 。这没啥可惊讶的 。诸葛亮是良禽择木而栖 。司马徽是临死再赚一笔 。反正是要出山 。又没几年好活 。那还不如找一股成熟的势力颐养天年呢 。也好享享福-----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
司马徽的选择是对的 。没过几年他就去世了 。细思 。他做得对 。他承认刘备是个英雄 。内心也不是不想为刘备尽力 。可是风烛残年 。还有几日可以挥霍?刘备重金把他请去 。结果没几日就要掏钱为他养老 。这不是司马徽老爷子恩将仇报嘛!自己俩眼一闭 。还给刘备留下个烂摊子 。这事万万不可 。
去曹操那里就不一样了 。曹操可没有刘备那么仁义爱民 。去曹操那里 。如果意见可以被采纳 。那么也能趁机多上几道合理性建议 。为黎民百姓争取点什么 。这和司马徽的为人相契合 。只要能救国救民 。司马徽和诸葛亮一样 。绝对可以牺牲小我 。成全大我 。挣几个养老钱的同时又能为民请命 。何乐不为?要是能被曹操当一号人物 。甚至可以借机劝说曹操不要和刘备作对 。这样不但挽救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君主 。更可以帮助好友诸葛亮减轻负担 。
也许 。最后的那项可能性才是他投靠曹操的初衷吧?。?
其他观点:
你别忘了司马徽的外号叫什么 。他可是个“好好先生”啊 。
这货真的算是什么高人吗?
各三国正史皆无其传 。但是关于司马徽的轶事却不少 。最著名的 。也就是“好好先生”了 。

水镜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后,转身就投靠了曹操,这是为何?

文章插图
《司马徽别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 。初不辩其高下 。每辄言佳 。】
此外 。根据《世说新语》 。刘表也曾拜访过司马徽 。但他认为司马徽水平一般 。与其他普通人一样 。没什么过人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