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今日目录:
1:能够说出链表的存储结构和特点
2:能够说出链表的几种分类及各自的存储结构
3:能说出链表和数组的差异
4:完成实战演练题目
5:完成综合案例
1、概念及存储结构

问题:思考一下动态数组ArrayList存在哪些弊端?
1:插入,删除时间复杂度高
2:可能会造成内存空间的大量浪费
3:需要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对内存的要求比较高,比如我们要申请一个1000M的数组,如果内存中没有连续的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则会申请失败,即便内存的剩余可用空间大于1000M,仍然会申请失败。
结论:能否做到用多少内存空间就申请多少内存?
链表(Linked list)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链表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之为结点(Node),结点之间用指针(引用)连接起来,指针的指向顺序代表了结点的逻辑顺序,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链表能解决数组不能解决的事情吗?
1:链表天生就具备动态扩容的特点,不需要像动态数组那样先申请一个更大的空间,然后将原空间内的数据拷贝到新空间;能够避免内存空的大量浪费
2:链表不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它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起来使用,所以如果我们申请一个1000M大小的链表,只要内存剩余的可用空间大于1000M,便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需注意:存储同样的数据,链表要比数组耗费内存!
2、链表分类 链表根据其结点之间的连接形式我们又可分为: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双向循环链表
2.1、单链表
单链表就是我们刚刚讲到的链表的最基本的结构,链表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在一起。。如图所示,我们把这个记录下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叫作后继指针 next ,如果链表中的某个节点为p,p的下一个节点为q,我们可以表示为:p.next=q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链表中有两个结点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分别是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我们习惯性地把第一个结点叫作头结点,把最后一个结点叫作尾结点。其中,头结点用来记录链表的基地址,有了它,我们就可以遍历得到整条链表。而尾结点特殊的地方是:指针不是指向下一个结点,而是指向一个空地址 NULL,表示这是链表上最后一个结点。
与数组一样,链表也支持数据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进行数组的插入、删除操作时,为了保持内存数据的连续性,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搬移,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n)。而在链表中插入或者删除一个数据,我们并不需要为了保持内存的连续性而搬移结点,因为链表的存储空间本身就不是连续的。所以,在链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数据是非常快速的。
如图所示,针对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我们只需要考虑相邻结点的指针改变,所以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是 O(1)。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但是,有利就有弊。链表要想随机访问第 k 个元素,就没有数组那么高效了。因为链表中的数据并非连续存储的,所以无法像数组那样,根据首地址和下标,通过寻址公式就能直接计算出对应的内存地址,而是需要根据针一个结点一个结点地依次遍历,直到找到相应的结点,所以,链表随机访问的性能没有数组好,查询的时间复杂度是O(n)。
2.2、双向链表
单向链表只有一个方向,结点只有一个后继指针 next。而双向链表,顾名思义,它支持两个方向,每个结点不止有一个后继指针 next 指向后面的结点,还有一个前驱指针 prev 指向前面的结点,如图所示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双向链表需要额外的两个空间来存储后继结点和前驱结点的地址。所以,如果存储同样多的数据,双向链表要比单链表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虽然两个指针比较浪费存储空间,但可以支持双向遍历,这样也带来了双向链表操作的灵活性,比如
1:可以在O(1)时间内找到给定结点的前驱节点,而对于单链表则需要O(n)的时间
2:根据索引来查找元素时可极大提升查找效率
.....
在很多场景下双向链表都比单向链表更加高效,这就是为什么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双向链表尽管比较费内存,但还是比单链表的应用更加广泛的原因。如果你熟悉 Java 语言,你肯定用过LinkedHashMap 这个容器。如果你深入研究 LinkedHashMap 的实现原理,就会发现其中就用到了双向链表这种数据结构。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更加重要思想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设计思想。当内存空间充足的时候,如果我们更加追求代码的执行速度,我们就可以选择空间复杂度相对较高、但时间复杂度相对很低的算法或者数据结构。相反,如果内存比较紧缺,比如代码跑在手机等存储容量小的设备上,这个时候,就要反过来用时间换空间的设计思路。比如最典型的缓存系统就是一个用空间换时间的思想。
2.3、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是一种特殊的单链表。实际上,循环链表也很简单。它跟单链表唯一的区别就在尾结点。我们知道,单链表的尾结点指针指向空地址,表示这就是最后的结点了。而循环链表的尾结点指针是指向链表的头结点。从我画的循环链表图中,你应该可以看出来,它像一个环一样首尾相连,所以叫作“循环”链表,和单链表相比,循环链表的优点是从链尾到链头比较方便。当要处理的数据具有环型结构特点时,就特别适合采用循环链表,循环链表的结构如图所示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2.4、双向循环链表
了解了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如果把这两种链表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双向循环链表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3、小结&实战 3.1、链表数组对比
数组和链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存组织方式。正是因为内存存储的区别,它们插入、删除、随机访问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正好相反,下图表明了链表和数组在插入删除和随机访问上时间复杂度的对比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文章图片

3.2、206. 反转链表
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美团点评最近面试题,206. 反转链表
高频题
双指针迭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ListNode prev = null;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 (curr !=null) { ListNode temp = curr.next; curr.next = prev; prev = curr; curr = temp; } return prev; } }

3.3、141. 环形链表
阿里,腾讯,百度最近面试题,141. 环形链表
快慢指针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特殊判断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return false; } ListNode fast = head; ListNode slow = head; //两个指针分别下后走 while (true) { fast = fast.next.next; slow = slow.next; if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return false; } if (fast == slow) { break; } }return true; } }

4、综合案例 4.1、需求
【【算法篇】四种链表总结完毕,顺手刷了两道面试题】? 在学习数组的时候我们基于数组实现了一个List容器,支持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今天学习完链表之后能够基于链表来实现一个LinkedList容器呢?
要求:
1:要求和动态数组ArrayList具备相同的功能
2:请基于双向链表实现,
4.2、实现
(1)定义接口,com.itheima.linkedlist.inf.List,接口方法跟之前实现ArrayList时一样,只不过添加上泛型
package com.itheima.linkedlist.inf; /** * Created by 传智播客*黑马程序员. */ public interface List {/** * 返回容器中元素的个数 * @return */ int size(); /** * 判断容器是否为空 * @return */ boolean isEmpty(); /** * 查询元素在容器中的索引下标 * @param o 元素对象 * @return在容器中的下标 不存在则返回-1 */ int indexOf(E o); /** * 判断容器是否包含某个特定的元素 * @param e * @return */ boolean contains(E e); /** * 将元素添加到容器结尾 * @param e 要添加的元素 * @return是否添加成功 */ boolean add(E e); /** * 向指定位置添加元素 * @param index位置下标 * @param element元素对象 */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用指定的元素替换指定位置的数据 * @param index指定的位置索引下标 * @param element新的元素 * @return原始的元素 */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 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 * @param index索引下标 * @return该位置的元素 */ E get(int index); /** * 移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 @param index 索引下标 * @return被移除的元素 */ E remove(int index); /** * 清除容器中所有元素 */ void clear(); }

(2)创建接口实现:com.itheima.linkedlist.LinkedList,实现对应接口
(3)容器要基于双向链表实现,链表是由一个一个结点构成的,因此定义链表结点对象,编写一个静态的内部类
//定义链表结点对象 private static classNode{ E val; Node prev; Node next; //定义构造 public Node(Node prev,E val,Node next){ this.prev = prev; this.val = val; this.next = next; }}

(4)定义相关的成员变量
//定义容器中元素的个数 int size; //定义链表的头结点 Node first; //定义链表的尾结点 Node last;

(5)完成size,isEmpty,indexOf,contains等方法的编写
@Override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size;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size == 0; }@Override public int indexOf(E o) { int index = 0; //分情况 o是否为null,为null和不为null判断的方式不一样,null是用==,不为null用equals if (o == null) {for ( Node x = first; x!=null; x=x.next) { if (x.val == null) { return index; } index++; } }else { for ( Node x = first; x!=null; x=x.next) { if (o.equals(x.val)) { return index; } index++; } } return -1;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ontains(E e) { return indexOf(e) != -1; }

(6)完成add方法的编写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add(E e) { //添加是将元素值添加到链表尾部 linkLast(e); return true; }private void linkLast(E e) { Node l = last; Node newNode = new Node(l,e,null); last = newNode; if (l==null) { //第一次添加 first = newNode; }else { l.next = newNode; } size++;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检查索引 check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linkLast(element); }else { linkBefore(element,node(index)); } }/** * 在指定结点前添加一个元素 * @param element * @param node */ private void linkBefore(E element, Node node) { Node prev = node.prev; Node newNode = new Node(prev,element,node); node.prev = newNode;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wNode; }else { prev.next = newNode; } size++; }/** * 查找索引为index的结点 * @param index * @return */ private Node node(int index){ //折半查找 if ( index < (size >> 1)) { //从头开始查找 Node f = first; for (int i = 0; i< index; i++) { //i l = last; for (int i=size-1; i> index; i--) {//同上 l = l.prev; } return l; } }private void checkIndex(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index+",size="+size); } }

(7)完成set,get方法的编写
/** * 替换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 @param index指定的位置索引下标 * @param element新的元素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isElementIndex(index); Node oldNode = node(index); E oldVal = oldNode.val; oldNode.val = element; return oldVal; }private void isElementIndex(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size)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index+",size="+size); } }@Override public E get(int index) { is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val; }

(8)完成remove方法的编写
@Override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isElementIndex(index); Node node = node(index); return unlink(node); }private E unlink(Node node) { Node prev = node.prev; Node next = node.next; E val = node.val; node.val = null; //node是头结点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else { prev.next = next; node.prev = null; }//node是尾结点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else { next.prev = prev; node.next = null; } size--; return val; }

(9)完成clear,toString方法的编写
@Override public void clear() { for (Node l = first; l!=null; ) { Node next = l.next; l.val = null; l.prev = null; l.next = null; l = next; }first = last = null; size=0;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输出 1->2->Null格式的数据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for (Node l=first; l!=null; l = l.next) { stringBuilder.append(l.val).append("->"); } stringBuilder.append("Null"); return stringBuilder.toString(); }

(10)编写测试类:com.itheima.linkedlist.LinkedL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为:"+list); // 1->2->3->Null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个数:"+list.size()+"容器是否为空:"+list.isEmpty()); System.out.println("容器中是否包含3:"+list.contains(3)); list.add(0,4); // 4->1->2->3->Null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为:"+list); list.add(3,5); //4->1->2->5->3->Null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为:"+list); list.add(2,6); //4->1->6->2->5->3->Null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为:"+list); System.out.println("获取索引为0的元素:"+list.get(0)); System.out.println("获取索引为5的元素:"+list.get(5)); System.out.println("获取索引为2的元素:"+list.get(2)); list.remove(0); //1->6->2->5->3->Null System.out.println("容器内元素为:"+list); list.remove(3); //1->6->2->3->Null System.out.println("移除后容器内元素为:"+list); list.clear(); System.out.println("清空后为:"+list); }

查看输出结果!
容器内元素为:1->2->3->Null
容器内元素个数:3容器是否为空:false
容器中是否包含3:true
容器内元素为:4->1->2->3->Null
容器内元素为:4->1->2->5->3->Null
容器内元素为:4->1->6->2->5->3->Null
获取索引为0的元素:4
获取索引为5的元素:3
获取索引为2的元素:6
容器内元素为:1->6->2->5->3->Null
移除后容器内元素为:1->6->2->3->Null
清空后为:Null
本文由传智教育博学谷 - 狂野架构师教研团队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和点赞;如果您有任何建议也可留言评论或私信,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