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黄牛”到“懒蚂蚁”(提醒那些只会勤勤恳恳埋头做事的人们)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对“懒”避之不及。

管理学中,有个的词叫“懒蚂蚁效应”,日本一个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职场中的“老黄牛”,他们勤勤恳恳,十几年如一日,在公司中默默奉献,但是在企业面临重大变革的时候,这群“老黄牛”往往成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变革的步伐而面临淘汰。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中的螺丝钉,一旦离开了组织,这颗螺丝钉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回过头来,再看看“懒蚂蚁”,懒蚂蚁不是真的懒,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得回望初心、展望未来、适应变化、及时调整。
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被广为流传的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事务,那些局限在个人绩效范围内的重复工作,以及狭窄的活动范围内的劳动,并不是真正的勤奋。每天读书学习,加班加点工作,只能让你成为“老黄牛”,却很难让你有所提升。我们都要学一学“懒蚂蚁”,停下来,想一想:我在做“对的事情“吗?我在用“对的方式”做事吗?
超越JD 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更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们有机去做一些新的事情,产生新的想法,有机会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源。
既然工作是一个平台,我们的眼睛就不能只盯着即时利益,只去做Job Description里描述的事情。那些可以让我们获得新技能的“分外事”很重要,那些可能需要占用我们私人时间的行业聚会很重要,显然,比起JD里面的事务,这些事情更有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超越What
不管是JD内的工作,还是帮助我们拓展技能的“分外事”,我们都需要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它,而不是只关注工作本身:
外部环境如何影响所在的行业?公司或者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我的团队在大局中处在什么位置?我的力量有多大?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别人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千万不要觉得思考这些问题浪费时间,如果方向错了,越勤奋离目标越远。只关注what,只能让自己成为一颗随时可被替换的螺丝钉。
【从“老黄牛”到“懒蚂蚁”(提醒那些只会勤勤恳恳埋头做事的人们)】说到底,像老黄牛一样勤劳没有问题,大脑的懒惰才是大问题!所以,不要让自己淹没在日常琐事中,不管有多忙,多少会要开,多少客户要谈,都别忘了给自己留下一段空白的时间,静下来,慢下来,停下来,因为你需要像一只“懒蚂蚁”一样,去感受、观察和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