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旅行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宅,不是一般的宅。三月的春假,一个人在学校里住了两周,中途买了次菜,除此之外谁也没见。但是好奇心是人的本性,宅的同时,偶尔也愿意出去走走看看。工作的这四年,走了几个地方。这篇就说说旅行见闻和对时下个别观点的看法。
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
回想起来,觉得最舒服的旅行记忆是在一个人穿着拖鞋在西湖边溜达的时候,在马尼拉附近的大雅台,坐在竹筏上看日落的情景,在佛罗里达的海滩上因为面包屑被一群海鸟追着跑的那天。比起人文景观,我更喜欢大自然。北京颐和园里有“雕栏玉砌今犹在”,可惜油漆还是新鲜的,色彩明艳得不自然。华盛顿博物馆里的很多东西,只是觉得好,可是我看不懂。对我来说,最好的旅行就是让我觉得舒服,身心都放松,没有压力,没有烦恼。这就够了。
“假冒伪劣”的景区
在国内旅行多是看人,特别是遇上节假日。挤还不是最可怕的。记得有一次去丽江,先是被骗了,骗到拉市海的附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只能走茶马古道那一线了,而后就被狠狠宰了。在某地游玩的时候,4A的景区,里面啥也没有,说是微缩景观,但是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塔身和地面都有裂缝。山是石头和水泥堆砌出来的,也有裂缝。真让人失望。我们一路参观,一路吐槽,走了一个小时,就当作出来锻炼身体了。绕完了园子就离开了。印象最深的是在景区佛塔前摆了摊卖香的老太太们都睡得特别香甜。
你想遇见什么?
在丽江,最舒服的时候是一大早起床,在四方街附近看老人们打太极,我们就坐在一边,什么话也不说,就是看着,也很欢乐。在鼓浪屿岛上,我和学姐在海边坐着,或者在月光岩上坐着。享受那一段时光,那一段平静。
云南那一路,我最喜欢大理,火车上看着阳光穿过云层打在洱海上的画面就像印在脑海里一样,随时点击一下,都能跳出来。在圣安东尼奥逛的时候,我们去的几个景点并不热闹,那些历史遗迹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我用手在斑驳的墙上感受岁月流逝的痕迹。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那些我不懂的东西,如果我不先学习,去了博物馆还是看不懂。或者,看完回来之后不学习,也是过眼云烟。每个人因为知识经验有深有浅,经历千差万别,所以即使同是一段旅途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些都是你将遇见什么的内在因素。
旅行不是避世良药
曾经有本书很火,《迟到的间隔年》。主人公存够了钱,申请的义工有了消息,选择停下手头工作去旅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能在路上遇到个日本女孩,最后结婚,然后一切从新开始,旅居日本四年后,重新出了新书《间隔年之后:两个人继续旅行》。大部分人,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处理原来留下的问题。关于独处、关于爱,很多东西不一定要辞职去旅行才能学会,而且是,即使辞职去旅行去做义工,也不一定能学会。所以,一头脑热辞职去旅行不是什么好事情。是的,生命有很多种活法,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活法负责,出发容易,而后呢?
想要的旅行
不喜欢穷游。穷游我就不出发了。我平时是怎么过日子的,旅行肯定不能比这惨。吃不好,睡不好,影响旅行的心情,那不如在家宅着。在家可以看书看电影,一时头脑发热,没准还可以做做运动。
我愿意和喜欢的人一起去旅行,也愿意自己一个人去。喜欢沙滩,喜欢海上的落日,平时生活工作的地方看不到,那就借旅行满足一下自己。
去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如果是不熟悉的环境,就上网好好做攻略,避免被宰和被骗。一切都以旅行时过得开心,回来后继续开心为目标。
【也谈旅行】如果说旅行教会了我什么,我想,旅行不单单教会了我去欣赏旅行中遇到的美,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地去欣赏身边平凡的美,平凡的人和事,教会了我怎样善待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