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舆论“锤爆”钟薛高,林盛犯了什么错?
文章图片
文 | 财经新商道,作者 | 刘亚杰看现在的钟薛高,感觉像是个患了周期性“偏头疼”的病人 。
夏日炎炎,赤日朗朗 。每年暑热的时候,总是听到舆论望冰箱兴叹的无奈、愤慨、咒骂 。以钟薛高为典型的一批名字奇形怪状、价格龇牙咧嘴的雪糕品牌,总是和消费者钱包过不去 。
人们感喟“冷饮自由”的时代已过,直到入冬进入冷饮销售的淡季才有所缓解 。当然,来年同样的仇恨还要“周期性”再来一次 。
可是你不觉得奇怪吗?
今年被封“雪糕刺客”,可见不少人出了血 。然而2018年3月钟薛高品牌成立开始,到今年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 。在“唾沫星子会淹死人”的时代,一个钟薛高怎么也死不了 。
“味道好”、“品质优”、“有特点”……每次经历舆论风暴,只要品牌创始人林盛一番安利,声浪自会过去,随后拉高销量 。顶多像咬了一大口钟薛高突然间的“偏头疼”,仅此而已 。
是商业价值观变了吗?未必,你可以说是时代变了 。
某种意义上,我们活在一个流量时代 。无论红与黑,所有企业希望体验舆论“推背感”,在出圈儿的时候兑换流量红利 。至于成败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 。
前年承诺“一定回国造车”的贾跃亭,去年因王思聪“想你的夜”大热的孙一宁,以及今年破圈到VR行业的罗永浩——只要有流量关注就行,谁管什么结局呢 。
要这么看,钟薛高和林盛非常成功:这么多年来,只炒作了这一个话题;这么多年来,网友扮演“鼓风机”从来乐此不疲 。“周瑜打黄盖”,百试不爽,这就是水平 。
冷眼旁观,他们的故事会有新的解读角度 。
01 “冤大头”钟薛高?先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几天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调查结果显示钟薛高没有所谓“食品安全”问题,这家公司犯了什么错?其实没有 。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稳定增长状态 。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阶段,仍然没有改变上行的大趋势 。
文章图片
当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时候,为美好的生活“加点料”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有些奢侈,但至少具备条件 。
看到这些数据,林盛在2018年3月创建钟薛高品牌,并明确高端产品的定位,选择与DQ、哈根达斯等为人熟知的雪糕品牌同场比拼 。
凭什么哈根达斯以5.2倍于美国市价的标准,成为中国高端市场的王?中国可以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这逻辑讲得通 。
既然市场愿意为此买单,没有人强买强卖,这生意就说得通 。
“在这个时代网红是通往品牌的必经之路 。”这是在创业初期,林盛喜欢讲的一句话 。彼时,正是papi酱、李子柒、冯提莫、同道大叔等一众网红当道的时代,林盛就是要搭上这趟顺风车 。
于是李佳琦在工作室吃起了钟薛高,敖子逸唱着《心情气象》时举着66元/支厄瓜多尔粉钻 。别嫌贵,这个比哈根达斯不便宜的雪糕,在2018年双11期间15小时被抢光 。
一路走来,林盛没有什么所谓必胜精要与江湖秘籍,一直在跟市场“打明牌” 。就算想藏着掖着,各种操作方法也被媒体和咨询机构拆解无数次,早就没了私密空间 。
会有人说,那是营销,是林盛的本行 。1999年开始广告生涯,近20年的行业经验,再没有谁比他更懂得,需要怎样的画面和对白,能够激发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欲 。
可是营销的把戏,有谁置身事外?论早,90年代的“草根英雄”牛根生的代表作正是营销“苦咖啡”,那时候他还在伊利;论狠,看看蒙牛的财报,销售费用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
文章图片
至于那悬而未决的安全争议,还需要时间等待结果 。可是平心而论,你相信0.5元/袋的雪莲,以及更多连名字都没有,却价格更低的雪糕出问题,还是相信每年都站在镜头中心,在舆论显微镜下被挑剔的眼光环伺的钟薛高会出问题?
何况去看看那些装满了高档冰淇淋的冷柜,难道只有钟薛高?蒙牛联手茅台推出的飞天口味冰淇淋卖到59元/盒,茶饮店琉璃鲸在2019年4月推出的“五粮液金桥冰淇淋”价格也接近20元——要说贵,可不止钟薛高一家 。
可是眼下,让人们失去“雪糕自由”,大热天放不化,打火机点不着……所有的诟病,一股脑地堆在钟薛高一家厂商头上,其实并不合理 。
这么看,钟薛高有点冤 。
02 别怕我伤心这两天,钟薛高回复质疑的帖子发出来了,林盛朋友圈亦怒斥“7月前三天怒提两个榜一热搜,水军痕迹极其明显”,义愤填膺溢于言表 。
然而他们果然如此吗?恐怕未必,甚至可能恰好相反 。
活在争议中,又在享受争议的现象,这几年已经很常见 。同处冷饮行业的高端茶饮品牌喜茶与奈雪的茶,都曾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有过类似经历 。
以喜茶为例,其快速发展无外高效操盘线上与线下两方面运营方案 。推出新产品,或者经历重要时间节点,总会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最新话题,发起引流 。
文章图片
待时机成熟后,在线下发布产品并引导消费者排队购买 。你永远分不清,究竟哪些人是真的来排队,哪些人是滥竽充数的观众 。
无论线上对产品和话题评论好还是坏,也不管线下排队体验褒还是贬,甚至产品刚上市,具体配方和制作方法就有人在社交平台共享,价格还不到原价的三分之一,其实都不重要 。
自从流量集中带来话题讨论的热度,奶茶就成为流量的附属物 。最差的结果,也是要在完成一次消费后,变成消费者吐槽的信息,流转到网络平台继续发光发热 。
只要话题有争吵,有一群人不断输出观点,终究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流量终究要变现,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 。
于是在整个游戏中,流量转化成为核心环节,是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反而是那些产品,成为周边附属被最终忽略 。
同样的事情,更早时候在鞋圈儿也曾出现:Fear of God×Nike、Adidas NMD_R1——越是那些经典鞋款价格被炒上天,被号称“Sneaker”的球鞋爱好者们诟病买不起的时候,越是到了启动新一轮涨价的时候 。
涨价之后,各路神仙再通过网络渠道,无论发布“快入手”、“买不起”还是“别踩坑”的观点,也正是依附在热门产品的流量池中,享受“反向蹭”的价值——这是“双向成就” 。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存在这样的趋势:整个商业逻辑能否顺畅运行下去,决定性因素聚焦在流量;很多时候,产品、运营、服务等传统环节的价值在下降,或者说这些传统环节,最重要服务的对象是流量 。
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钟薛高死不了?就因为流量是它安身立命之所,他离不开这些争议,甚至眼前的一切都是在整个团队的计划之内 。
只要发生矛盾,有了激烈争吵,幕后编剧就已经成功;至于那支不开化、不怕火的雪糕,只要过了最基础的安全线——产品质量,就不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了 。
剩下的就是等待舆论发酵,等待人们不自觉地提出,“钟薛高能跟哈根达斯相比吗”、“钟薛高到底值多少钱”、“钟薛高的竞争对手是谁”等问题,然后让原本不够高端的品牌,最终慢慢高端起来 。
人们当然可以诟病,这种“正方与反方通吃”的行为不够伟岸;不过作为当前国内市场的一种趋势,这样的“怪现象”正在成为某些领域的新常态 。无论主动拥抱还是警觉摒弃,都客观存在 。
这样看,钟薛高正处于困境吗?林盛要绝地反击吗?也许吧 。
03 结语按照“流量为王”的观点,钟薛高和林盛是成功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消费升级宏观趋势下立于不败,在争议声中游刃有余,让受众在被各种观点裹挟之后,都能成为继续做大生意的正向推力,手段确实高明,值得每一个业者深度学习 。
至于更多人该如何在这个流量时代活下去,避免被各式观点裹挟从而被塑造心智,其实简单,俩字——不买 。
【投稿|舆论“锤爆”钟薛高,林盛犯了什么错?】
推荐阅读
- 投稿|“值钱”的搜狗输入法未来不值钱?
- 投稿|品牌收购“蛰伏”:资本看淡,亚马逊店铺难觅
- 投稿|从0-1搭建家族办公室,应考虑这5大关键节点
- 投稿|1小时88元,开在商场里的共享主机游戏是一门暴利好生意吗?
- 投稿|相亲节目治不好上亿中老年人的孤独
- 随着诺维茨基退役,这辆“战车”终于要熄火,“金鸡独立”收招!
- 投稿|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投资者如何应对?
- 投稿|深度长考:中国创新药触底了吗?
- 投稿|原油大幅下跌逻辑与趋势
- “萨德事件”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