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疆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救自己在襁褓中的孩子,用她那纤弱的身躯抵挡那垮塌下来的房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而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那只有3、4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而在包着他的被子中发现了部手机,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这个故事不是我本人杜撰的,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9年前的那场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幕。
在她们母子被救出时,在场的搜救人员和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医护人员们无不感动落泪、失声痛哭。
这就是母爱,当大地在疯狂的怒吼时,而母爱却悄然无声。当灾难来临,有多少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只为了换来孩子的新生。在灾难面前,母爱让母亲们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毅然选择了孩子,她们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孩子,这是多么无私的决定啊。母爱,是何其伟大,何其无私啊!
今天是母亲节,首先我代表个人对全天下所有的妈妈说声“妈妈,节日快乐,你的孩子永远爱你”。
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一样,勤劳、朴实、善良、老实本分、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和孩子可以付出她的一切。
【母爱无疆】我妈今年46岁,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行事作风中透着庄稼人特有的干净利索。
这是我第一次写自己的至亲――妈妈,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下笔,不知道从那写起,我和我妈之间没有那种大喜大悲的故事,我的家庭就是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生活一真都很平静,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到大都和爸妈生活在一起,现在回想我从记事起到2008年离开家的这段时间好像全是快乐的事,因为一直以来父爱母爱都集于我一身,而且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没钱了找爸要钱,饿了找妈做饭,好像觉得爸妈为我做这样事都是很理所应该的,以至于我对于母爱这一概念是比较模糊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从来没有缺失过母爱,无从谈起。今天突然想写这些东西,我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
2012年末从学校出来就步入社会了,一个人在外面闯荡,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少的可怜。记得差不多是三年前的一个晚上,半夜三更我从咸阳机场打出租回家,(一个我不愿提起的往事)被我爸打了一顿,其实,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挨顿老爸的打也是没所谓的事,身体是完全可以承受住的,我也属于抗击打型的,但我妈怕我挨打就一直挡在我和我爸之间护着我。
我现在也忘不了我妈用她那瘦小的身体护我的场景,脚上还没穿鞋,光着脚站在冰凉的地面上,她当时还有病在身。
我每次回家她总是忙着做饭,我有点时候回家干脆不吃饭就走了,我不是不爱吃我妈做的饭,她和我爸在地里干了一天活,已经挺累了,我只是不想让她再忙活了。
冬天的时候有时会在家里呆几天,每天下午就找朋友胡吹海喝去了,每次很晚才回来,但我的房间里总亮着一盏小灯和一床铺好且开着电热毯的被褥。
我爸妈都不是那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我也是一样,如果让我写出爱我妈的长篇大论和华丽言词,我想我真的写不出来,我觉的这种至亲的情感不一定要挂在嘴上,但一定我放在心里。
古往今来,有不少著名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赞母爱的千古诗篇。可我却觉得母爱像雪一样纯洁,透明,无私,不含任何瑕疵。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做儿女的心灵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最后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之一――阿利盖利·但丁的一句名言,送给包括我在内的天下所有儿女。
“世界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谨以此文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平安健康”

孤狼敬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