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的格局不是看鸡汤安利了多少!

每逢大日子,总能看到老板在朋友圈发的鸡汤文字,深感老板无处不在“关心”着员工啊。



1.
比如昨天高考,就看到有老板发的这样一条朋友圈:
“每年高考,哭一批笑一批。 其实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 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 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 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 谨记: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人生亦是如此!”
初看很有道理,可细看又觉得哪里不对。
我揣摩了一下,这个老板想说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不断的努力才能更优秀”,可是,在鸡汤文里居然一句也没有提不断努力,看到的只有一句刺眼的“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2.
哈哈哈!
作为一个老板,关心他的员工会干什么是最低层次的,中间层次是关心他员工的潜力和性格,更高层次是关心他员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只有能带动员工一起成长的老板,才能把公司做大!
人不是机器,如果你只关心员工会干什么,为啥不去找个机器呢?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而且没有疲劳、没有情绪,多好的员工啊!
一个老板的格局,不是看他安利了多少鸡汤;而是看他对客观规律、对行业、对公司的洞察,对管理、对人性的洞察。
客观的说,考上更好的大学的人,说明他的高中更努力,如果他在大学也一样努力的话,肯定会更优秀。这个浅显的道理,大部分人都能明白。整体来看本科毕业生工作比专科高,名校比非名校高,道理就在这里。


3.
值得注意的事,和朋友聊天发现,一些层次比较低的土老板最喜欢在朋友圈灌鸡汤。比如“你把工作放在心上,我就把你放在心上”、《企业该淘汰什么样的员工》、《那些员工该滚》……不得不说,这样的洗脑真的有用吗?
首先,必要的鸡汤文激励是需要的。一个企业为了凝聚人气,的确需要一些洗脑的鸡汤文,但注意必须有度。因为现在信息基本是透明的,妄图通过鸡汤文来激励人,而管理、薪资体系不跟上,这无异于掩耳盗铃。
其次,鸡汤文虽好,但要符合客观规律。就算发鸡汤文,也能看出一个老板的格局。比如一个土老板会说“你有多大能力,我就给你多大舞台”,马云可能会说“CEO就是为你搭台的,舞台是年轻人的”。同样的意思,格局和境界天上地下。
最后,鸡汤文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创造一个激励员工努力上进的管理体制才是根本的。泡面可以吃几餐,但不能长期当饭吃,否则肯定营养不良。鸡汤文也一样,可以激励一时员工士气,但长期喝鸡汤,优秀的员工肯定会离去,剩下的只会越喝越傻。

【老板,你的格局不是看鸡汤安利了多少!】总结:鸡汤虽好,但要有度和符合客观规律!一个老板的格局,不是看他发了多少鸡汤文,而是他能否建立一套激励员工上进的体制。如果一个公司靠鸡汤就能发展壮大,那这个公司肯定是《读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