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19)(正念思维:如何活的不焦虑)
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
前面课程讲了前两个条件:创造性目标带来的张力和让张力变成行动力的方法。
这节课讲源头活水,也就是与现实接触。
近的思维方式:与现实接触
接触现实是源头活水。
陈老师在准备这节课内容的时候,去运河边走了走。运河边上的花都开了,桃花、樱花、梨花,五颜六色的,很多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春天的风暖暖地吹着,水面波光荡漾,孩子们在周围跑来跑去。一个父亲懒懒地坐在椅子上,偶尔瞟一眼不远处的孩子。
现实就是一部正在上演的生活剧,它永不落幕,随时都有新鲜事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生活剧中的人物,但不同是,有些人能贴近感受自己所处的场景,这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
这是什么意思呢?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19)(正念思维:如何活的不焦虑)】近的思维方式就是关注现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发生变化的。
那对应的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常常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的东西。
近的思维会不断感触现实,让现实影响自己的思维,是一条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河流。而远的思维,是指注重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拿这些规则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现实行动,这些规则让我们看到了想看到的东西,但往往让我们拒绝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之前讲的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属于远的思维。
为什么这样说呢?
僵固思维是不看重你现在做的,不是看你付出的努力,而过分关注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我这么保留住在别人心目中的好形象。这是远的思维。
应该思维只是执着与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规则,而不关注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考虑变化。
绝对化思维是把一件已经发生的坏事,用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抽象,无限制的扩大影响范围,让人看不到现实情况,这也是远的思维。
但远的思维存在也是有道理的。
你面对的信息无穷无尽,所以,你必须通过之前的经验和逻辑推理,把应对和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模式化,形成一种反应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在节省心力的情况下,快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快捷模式,让我们在一种变化的环境中,找到相对的平衡点,不让自己迷失。这就是我们头脑中一系列的概念、观点。
远的思维借助这些概念和观点,帮助我们降低认知能耗,快速做出反应。同时,通过抽象和规则化,让我们面对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但是远的思维也限制了我们的成长。
如果固守这些远的思维方式,你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脱敏”,新的感知就很难进入你的思维,让你的思维僵化。
做过比方:远的思维就像是看电视,你觉得看的很清楚,但你看到的都是导演想让你看的。
而近的思维就像是在现场,也许细节很多,你会被大量涌入的信息淹没,但你会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因为你就在那里。
在学习正念的时候,陈老师听老师说:很多时候,人的心都是浮着的。有很多念头产生,这些念头会把我们带离此时此地。
如果你在一个焦点上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你就会变得专注,而你一专注,你就在事情里面了,就像是现象场一样。
正念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这更近的思维强调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陈老师也把近的思维,叫做正念思维。
正念的三条原则
那么我们如何学习近的正念思维呢?
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经常会有焦虑的来访者跟陈老师说:“这一切有什么用呢?”“我总是这么糟糕?”“我根本做不到!”“一切”、“总是”、“根本”这些关键词,就是远的语言的特征。
它们是非常概括和抽象化的,当我们用这种方式思考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了,出来自我厌恶和自我谴责,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相反,近的思维确是生动的、可感的、充满变化的。
怎么来学习近的思维呢?陈老师总结了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不用评价性语言。
所谓描述性语言,就是用词要用动词描述事情的现状,不加自己的评价,少用形容词。
这有点像是镜头语言。在电影里,导演是不会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想的,或是主角是怎么想的,他只会呈现演员的表情、动作和对话,以及展示电影的布景,让你自己去感受。而你感受到的,都是很近的,和鲜活的东西。
为什么不用评价性的语言呢?
因为评价性的语言已经经过了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概念对信息进行了解读,这些信息经过这样的解读,已经被打上了个性化的标签,有时就已经远离了信息的真实。
在心理咨询里,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咨询室里发生的情况,是一个咨询师的基本功。
假如一个人说:“这个妈妈很控制”、“这个女儿很乖很听话”。那在他的想法里,就已经不自觉的把她们放在了很难改变的位置。
所以,咨询师会说:“这个妈妈在咨询室里指着女儿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而女儿则低着头一言不发。”
注意一下这两种语言的区别,在后一种语言里,你会好奇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奇她们是怎么想的,可是你如果只是说“这个妈妈很控制”“这个女儿和乖”,那就是给出了一种结论,很难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了。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经常有来访者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一般是这样的,“老师,我很内向怎么办?”“老师,我容易紧张怎么办?”“老师,我有拖延症怎么办?”
他们这是在用远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问题。他们的提问方式,反应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就是在用抽象的、概括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让他们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这,也正是他们的问题。
如果在咨询室里,有人问题陈老师类似“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很紧张”这样的问题,陈老师就会问他们:“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在什么场合你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你不会紧张?在与人相识的哪个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和谁交往?感觉怎么样?”
陈老师这样问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用近的语言区描述他们的生活,以及在生活中让他们有感的各种关系。陈老师想告诉他们,紧张不是因为他们内向——不是说着不对,而是说着太远了。
你只有真的看到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才能看到你能控制的部分,才能找到可能的出路。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在用远的语言思考时,我们总是先去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来决定要不要做。
在时间上,现有做事,然后才会有“有没有用”。
很多时候,“有没有用”只有等做完一件事才会知道。可是,正是我们头脑中预想的“有没有用”的结果,让我们想到了不确定性,变得犹豫,有就失去了行动能力。
有一位来访者,正在为未来的事情忧虑,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陈老师说:“不如用近的语言来想想。现在只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你现在能做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做?”陈老师行为用这样的问题把来访者的注意力引到此时此地。
可是他说:“我现在就在想,这有什么用呢?”
于是,陈老师说:“你已经习惯了远的语言,稍不注意,这种语言就会蹦出来。现在,让我们来试试另一种语言。你能回答一下,你现在能做什么吗?就算你没有那么大力气去做。”
来访者楞了一下,说:“我可以去散步、找朋友聊天,品尝美食……”没说完一个项目,陈老师就跟他确认一下,这是你能做的,他点头称是。等他说完,陈老师问:“哪一件是你愿意的呢?”
他说:“我都不愿意。”他跟陈老师解释了为什么不愿意。
陈老师说:“没关系,你不愿意就停在这里。”
相比一个人的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又是远的思维了。
陈老师行为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近的地方,而且也给了他暗示:你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想了一下说:“为什么不愿意,可是我担心我会不会真的去做。”
陈老师说:“那么,为了真的去做,你现在能做什么呢?”
他想了想,说:“我可以做一个笔记,把两个问题浓缩成一句话背下来。当我焦虑的时候,我可以翻出来看看提醒自己。”
陈老师问:“好的,那你愿意试着去做吗?”
他说:“愿意。”
于是,这段咨询被凝聚成了两个词:“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不断的用这两个问题提醒自己,不去想太远的事情,这帮助他大大地减轻了焦虑。
如果你在为一些远的事情焦虑,也可以用这两个问题把自己的思维拉到现在,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
其实,心理咨询师很注重讲话的语言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僵固思维有僵固的语言,成长思维方式背后有着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
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说: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的现实,会造成很大困扰。
近的思维就是发展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相信如果你多练习这种变化的语言,你的思维也会有很多变化产生。
总结一下,今天讲了让思维这条河流动起来的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现实的接触。而近的思维就是与现实接触的思维。
近的思维的三原则:
1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2 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3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远的结果。
推荐阅读
- 少年的"奇特之旅"
- 正确认识心理学给我们下的坑
- 不要在自卑中迷失
- 变态心理学,有这九大心理特征的人,一定是障碍型人格!
- [心理学]|[心理学] Conflict Resolution
- mkw优秀职场人必修课-职场心理学, 助你走出内耗陷阱分享
- 《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part1)--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
- 有说服力的设计(有效利用先进的心理学)
- 优秀UX的设计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 颜色在UX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