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

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酒管财经
8月底 , 酒店上市公司悉数发布2022年半年报 。从营收和净利润来讲 , 可以预见的是业绩承压 。
阅读财报是枯燥的 , 但是它又是外界全面认识上市公司的重要路径 。对于酒店投资者而言 , 通过对财报的分析 , 可以粗线条地了解酒店集团的基本盘、战略方向调整以及真实的盈利水平 。
本期“中报的秘密” , 《酒管财经》梳理酒管集团三巨头的半年报 , 提炼开店、关店情况 , 关注酒店开拓方向 , 并针对出租率、平均房价等核心经营因素汇总对比 , 试图为投资者勾勒中行业头部的数字画像 , 助其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选择 。
巨头扩张的多维度分析坦诚来讲 , 酒店业的疲软与大环境息息相关 。
文旅部数据显示 , 2022 年上半年 , 国内旅游总人次 14.55 亿 , 较 2021 年同期下降 22.2% , 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 19.0% , 二季度同比下降26.2% 。部分经营不善的酒店被持续出清 , 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截至2022年上半年 , 锦江酒店、华住和首旅酒店已经开业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0975家、8176家和5942家 , 新开业酒店数量分别为584家、577家和342家 , 关店数量分别为 221 家、302家、316家 。
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
文章图片

如果按照“新开业数量/已开业门店数量”的计算方法换算出“开店比” , 锦江、华住和首旅在上半年分别为5.32%、7.06%和5.76% 。
同理 , 按照“关店数量/已开业门店数量”的计算方法换算出“关店比” , 锦江、华住和首旅在上半年分别为2.01%、3.69%和5.32% 。
整体来看 , 巨头上半年开店速度正在放缓 , 并调低全年开店目标 。锦江酒店预计由年初的 1500/2500 家 , 下调至 1200/2200 家;首旅酒店预计由年初的1800-2000家 , 调低至1300-1400家 。
不难看出 , 首旅酒店的门店开关波动最为明显 。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对于所有酒店投资者而言 , 要继续做好疫情可能长期影响行业基本面的准备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上半年 , 锦江酒店的直营店减少41家 , 直营店比例跌至8.02% 。巨头躬身开店节奏的变化 , 或许可给投资者一些参考 。
细分门店类型 , 三大酒店巨头侧重各有不同:
锦江酒店在第二季度的中高端酒店净新增239家 , 经济型酒店净新增-19家 。中高端酒店是开店重点 。
首旅在第二季度经济型酒店新开18家 , 中高端新开42家 , 轻管理新开90家 。轻管理是开店重点 。
华住未披露相关数据 。不过截至6月底 , 华住的待开业酒店中 , 经济型酒店为974家 , 中高档酒店为1225家 。中高端为开店重点 。
事实上 , 向中高端发力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三大巨头而言 , 也在极力撕掉经济型酒店的标签 。
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
文章图片

锦江酒店的10975家门店中 , 中端酒店有5896家 , 占比为53.72%;经济型酒店为5079家 , 占比为46.28% 。在客房数上 , 中端酒店占比为62.17% 。
华住的经济型酒店数量为4874 , 占比为59.61%;中档、中高档、高档和奢华酒店数量合计为3293家(2666+494+118+15) , 占比为40.27% 。
首旅酒店的5942间门店中 , 24.44%为中高端酒店 , 中高端酒店客房占比提升为33.40% 。
【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显然 , 锦江的中高端化进程最为理想 , 首旅酒店仍需努力 。
盈利能力如何?对于酒管集团而言 , 业绩承压是今年上半年的整体基调 。
锦江酒店上半年营收50.43亿元 , 同比下降4.18%;亏损1.18亿元 , 上年同期净利润464.84万元 。华住收入61亿元 , 同比增长2.5%;归属华住集团的净亏损为9.8亿元 。首旅如家营收23.31亿元 , 同比下降2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4亿元 。
但这种盈亏 , 与酒店投资者的经营状况并不是一个概念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 , 单店的盈利能力才是需要关注的核心焦点 。
投稿|酒店半年考:巨头“负重”扩张的盈利性难题
文章图片

在今年上半年 , 锦江酒店旗下酒店的平均房价为212.98元/间 , 平均出租率为50.74% , Revpar为108.07元/间 。
若再细分 , 中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房价分别为239.31元和159.28元;平均出租率分别为54.47%和47.54%;PrePAR分别为125.57元和75.72元 。
首旅酒店未有完整数据 。单就第二季度而言 , 该集团的平均房价为181元 , 出租率为50.3% , RevPAR 为 91 元 。
若再细分 , 经济型、中高端、轻管理的平均房价为151元、235元和145元 , 出租率为53.4%、51.1%和38.4% , PevPAR为80元、120元和56元/间 。
华住第二季度的酒店入住率为64.6% , 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141元 。
从上述数据 , 准备入局的酒店投资者们大致可估算不同品牌的回报周期 。
事实上 , 关注巨头的直营门店的相关信息 , 也对投资者做出决策会有所帮助 。毕竟 , 对于巨头而言 , 直营店才是真正的“亲儿子” 。
截至6月底 , 锦江酒店大陆境内的直营酒店为590家 , 北上广(广东省)为28/57/103家 。江苏、湖南、四川、湖北分别为50/36/33/29家 。
首旅酒店拥有719家直营门店 , 北上广(广东省)分别为43/83/61家 。苏浙皖、津鲁豫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20家和121家 。
华住方面未披露相关信息 。
此外 , 巨头的战略调整也会影响其对不同酒店品牌的赋能 。譬如华住就表示 , 未来不再发展经济型板块的软品牌 , 并于未来一至两年内加速退出经济型软品牌酒店市场 , 从而继续提高酒店网络中的整体酒店质量 。那么 , 原有的投资者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