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字我们从小说到大,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它,你呢()

有一个字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这个字代表的情感始终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这个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常用的字眼了。但直到我们长大成人,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肩膀上承担的压力也日益增大。这时我们发现,我们对这个字的定义居然仍是模糊的,没有人能准确地用一句话把这个字的含义表述出来。

你猜到是哪个字了吗?是的,这个字,就是“爱”。
爱的定义非常宽广,有家人间的亲情,有朋友间的友情,有男女间的爱情,有人世间的大爱。那么爱到底是什么?
圣经中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 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爱具有多面性与立体性,古今中外绕“爱”这个话题产生无数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但要想三言两句概括出爱的含义却并不容易。在笔者的理解中,从两性的角度来看,爱包含了以下三点含义:
首先,爱来源于双方的互相吸引、欣赏以及崇拜。
从生理角度来看,男人是视觉动物,当他被一个充满魅力的女人占据了视线后,便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这便产生了最初阶段朦胧的爱慕之情。随后,男人便会像自然界其它雄性动物一样,使劲浑身本领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想要同样获得女人的注意力,这个男人必然有一处或多处让女人欣赏的特质。相爱中的男女双方,正是来源于双方间的彼此的吸引与欣赏,这才是爱情中最动人的时刻,也是让一对男女决定产生“爱情”,最终是否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重要因素。而两性关系中,女方对男方某些优秀特质产生的崇拜之情,则是这段感情的粘合剂。试想,当两人婚后数年激情不再以后,女人的容貌不再对男人产生吸引,男人的谈吐不再幽默有趣,双方对彼此的欣赏之情消失殆尽,那么这样的爱情如同干涸的沙漠失去了滋养变得枯燥无味。
其次,爱是无条件支持和奉献,是一种责任。
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人的越多,我自己就越富,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古今中外有无数佳作讴歌赞美了爱情中的奉献之美,《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天仙配》等等。而真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夫妻一方有难而另一方舍弃自我为对方呕心沥血的付出的事件。在经过了爱情最初的朦胧之美,走过了激情燃烧的时光后,当婚姻生活逐步趋于平淡之后,平凡的生活会磨灭热情,却会慢慢激发出由爱而生的责任感。
还记得婚礼上的誓词吗?
无论是健康或疾病。贫穷或富有,无论是年轻漂亮还是容颜老去,你都始终愿意与他,相亲相爱,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你愿意吗?
央视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在妻子诊断出得了癌症后,毅然决然辞去人人羡慕的工作,陪妻子踏上了慢慢求医之路,后来,在配合医院的治疗下,妻子也终获康复。正式源于这份责任感,爱这个字由一种感情升华到了一种境界,在看过风光旖旎的人间美景后,甘愿俯首为爱付出,为他或她洗手做羹汤,面对疾病和灾难,宁愿付出所有,舍弃金钱、地位、名利哪怕是我的生命,也要护我爱的人一世安好。
第三,爱是彼此间互相理解和包容,支持与尊重。
即使再相爱的两个人,亦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性格与三观。而爱这个字之于婚姻中,就决定了两性关系中求同存异的必要性。好的两性关系不是把对方变成另个一你,而是把“你+我”变成“我们”,能够包容对方的生活习惯,理解对方的想法及处事,接纳对方的家庭,尊重并支持对方的梦想。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六年无戏可拍,期间都是他的太太林嘉慧养着他和全家,他则在家里当了六年的“家庭煮夫”。这么多年他太太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反而一直坚信他的才华,尊重他的梦想和坚持,相信自己没有嫁错人。在太太的理解和支持下,李安终于发挥自己的才华,最终成为华人在国际电影界的骄傲。
然而很多人不明白,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需要终生学习。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是“感觉再也不会爱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之类的话语。有人把这种现象总结成三个字:爱无能。什么叫爱无能呢?就是当下的年轻人不懂如何去爱,不知道如何去追求自己爱慕的人,宁愿单身,自己躲在家里打游戏,叫外卖,看剧,刷微博,随后被动接受家里人的相亲活动,抱怨着被动相亲的种种不满情绪。
爱是一种主动接触外界,主动追逐自己喜爱之人之事的能力。只有一个人具备了爱的能力,才懂得如何爱自己,如何爱别人,才能体会到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才能充满自信、阳光的,一定是朝气蓬勃、正能量满满的去面对人生种种苦乐酸甜。
是否会爱,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相较于西方家庭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保守的上一代羞于谈爱,更不用说进行爱的教育,他们认为爱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殊不知,爱的能力不仅指如何爱人,还包括如何去处理爱与被爱的关系,如何去修复被爱伤害后的伤痕。因为我们童年时期缺少系统性的爱的教育,造成了很多人成年后的爱无力之感。因此,原生家庭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爱的养分,催生爱的发酵,引导孩子学会爱,满满的爱会为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路上保驾护航。只有内心储备下了充足的爱,爱的能力才能不断发芽开花。因为被爱,而学会爱别人,学会把小爱变成大爱,点亮爱的火种,温暖自己和周围的人,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于你的自信和温暖。
【有一个字我们从小说到大,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它,你呢()】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学习如何去爱,储存爱,传递爱,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勇敢和自信的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