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消息”乱飞,真假难辨!但只要认清现实就不慌乱了

玉米“消息”乱飞,真假难辨!但只要认清现实就不慌乱了

文章图片

玉米“消息”乱飞,真假难辨!但只要认清现实就不慌乱了

文章图片



原创出品 , 未经授权 , 禁止转载 , 违者必究 。
自从进入12月 , 玉米上量大增 , 价格迅速下跌以后 , 市场也跟着“乱套”了 。
怎么就“乱套”了呢?
主要表现为:
一是价格乱套 。
具体表现为看涨和看跌的都有 , 有人说涨 , 有人说跌 , 都说得有模有样的 , 信谁?不好说 。
二是消息乱套 。
一会儿是拍卖 , 一会儿又进口玉米要大跌 , 一会儿又政策要启动……也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 一时间真假难辨 。
毕竟当前玉米还处在下跌的通道中 , 而且是山东、华北、东北齐下跌 。 虽然之前也有过多次这样多地齐跌的场面 , 但毕竟跌幅都不大 , 心里也都还有底 。 但这次以山东玉米为首带头下跌 , 无论是速度还是幅度都有点动作过大 , 所以难免有点慌张 。

但我们之前分析过 , 这轮大跌也是基于之前大涨的基础上而言的 , 相比上涨 , 大家心里肯定对下跌的关注度要更高 , 所以也就更加敏感 。 而如果抛开情绪 , 把关注点放到玉米的现实情况中 , 就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可慌的 。
首先从总体来看 , 玉米只是经历了一场“快涨快落” , 然后慢慢回归正轨 , 这个也是大趋势 。
一般来说 , 一些突发的意外因素只会改变阶段性的走势 , 而当这些因素逐渐消失或者逐渐被市场消化的时候 ,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大趋势之中 。
玉米的大趋势是什么呢?
就是供需博弈 。
再往远一点说 , 前些年玉米价格跌成鬼 , 原因就是供给太多了 , 国家这才开始大力去库存 。 到了2020年 , 随着生猪产能激增叠加新冠疫情 , 玉米供需严重偏离 , 于是价格大涨 。
【玉米“消息”乱飞,真假难辨!但只要认清现实就不慌乱了】到了今年 , 生猪产能恢复正常保有量区间 , 但国际玉米价格走高 , 进口成本上涨 , 国内玉米减产 , 缺口仍存 , 再加上替代谷物减少 , 供需总体仍然是偏紧的状态 。
再加上种植成本明显上涨 , 推升玉米底部明显上抬 。
所以在这个大趋势下 , 玉米总体的走势是基本可见的 。

其次 , 从短期来看 , 玉米会受到一些消息的影响 , 但是影响相对有限 , 并且一些消息真伪也是基本可以放到市场大环境中去判断的 。
比如 , 进口玉米价格虽然近期在不断回落 , 当前美玉米的到港成本基本回到了2900元/吨上下 , 而巴西玉米可能还要再低一些 。 但是一方面 , 进口玉米数量总体有限 , 虽然已连续3年超出配额 , 但是相比国内玉米需求缺口 , 进口数量是远不足以补足的 。
另一方面 , 进口玉米是有船期的 , 即便马上装船到港至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 这还是在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 。 但现在距离春节也就40多天了 , 年前这波肯定是赶不上了 。
再比如政策方面 , 玉米本来就供需偏紧 , 种植成本又明显上涨 , 并且当前玉米经历了“快涨快跌”后正在回归正轨 。 我们的粮食市场实行的是“市场为主 , 政策为辅”的方针 , 玉米如今正在回归市场供需的主导 , 所以这时候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需要打压粮价 。

这些逻辑大家也都知道 , 只是玉米正在下跌 , 市场消息也乱纷纷 , 难免心里着急 , 就会有所疏忽 。 而认清现实以后 , 发现其实没那么糟 。
当前玉米要跌上一阵子 , 但肯定不会一直跌下去 , 而且优质干粮价格依然坚挺 。 距离春节时间越来越近了 , 市场的波动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
毛主席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有一句说“牢骚太盛防肠断 , 风物长宜放眼量” , 牢骚太多不免惹人烦恼 , 有碍身心健康 , 对一切事物还是要用更宽广长远的目光去衡量 。 我觉得这个比喻放在这里很合适 , 不妨把市场这些“消息”看作是牢骚 , 而看待玉米的走势最终还是要放在大趋势中去衡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