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电影幕后,“声”入人心

文 | 毒眸,作者 | 张颖,编辑 | 赵普通
动画电影《姜子牙》里有“五行”的概念,李丹枫和团队在为人物、场景进行具体的声音设计时会思考:这里的声音,是五行里面的哪种属性?
 
声音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影的思想、情感一起传递给了观众,构成能让人沉浸其中的电影内容本身 。
只不过,那些由细节组成的巧思、成体系的电影声音设计,却是很多普通观众在看电影时“听不出来”的 。
“重要的不是大家能意识到电影声音的设计,而是在一部影片的观影过程中,有没有被击中的时刻,或者最简单的,观众有没有爽到 。”李丹枫认为,声音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被观众注意到,而在于和电影一起,潜移默化地跑进观众的心里 。
在记录过电影美术和场记的故事后,毒眸“电影幕后螺丝钉”系列找到了国内知名声音指导李丹枫,和他聊了聊电影声音的在场与不在场 。
声音会“骗人”声音可以实现某些看似无法实现的东西 。
比如古装片或者战争片里的一把刀剑,它的材质或许不是非常重的金属,但通过声音的处理,观众会听到非常厚重的、有质感的声音,当它出现在一场激烈的打斗戏里,就会成为主角挥舞武器英勇杀敌的具象体现,而如果它是一把身陷绝境的人手里的武器,它的声音也会跟着悲壮起来 。
从这个维度来看,电影的声音,是可以骗人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骗”,大家也开始发现,电影声音可以做这么多文章 。
在李丹枫看来,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声音对一部电影的意义 。在每一部电影的声音工作中,他都希望声音能够和角色贴近,这里的“角色”可能是人,或者一个物体、一个空间,“角色是电影里面最重要的东西 。”李丹枫说 。
投稿|电影幕后,“声”入人心
文章图片

李丹枫早期工作照
如果某个镜头里的“角色”是一支录音笔,观众听到的声音既可能是录音笔传出来的,也可能是设计出来的其他声音,像电流声、物体掉落的声音等等,也就是说,录音笔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并不取决于它是不是一支录音笔,而取决于创作者透过这支录音笔,想要传递给观众什么信息 。
一旦这支录音笔的声音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符合文本上所需要的故事发展或者能够达到超现实的效果,观众和电影之间就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 。“在做声音设计的时候,我们会融入作者的表达,当这种表达传递给观众时,实际上就是声音在起作用 。”李丹枫说 。
他很喜欢电影里“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说法,因为在一个电影镜头里,被观众看到的东西可能是假的,它有千万种可能性,但要想让这个东西被观众相信,就需要通过声音的手段来实现 。
比如彭于晏、张艾嘉主演的电影《热带往事》,有一场撞车的戏,李丹枫和团队做足了撞车的声音设计,但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最后找到了枪声,他们把枪声揉进了撞车的声音里 。如此一来,这场交通事故听起来就不再是一场单纯的意外,而与枪杀、谋杀案联系了起来 。
这是会让李丹枫非常兴奋的事情,“好像我们忽然找到了跟这个电影非常契合的设计 。”而这种契合,既是声音和角色的贴近,也是在画面和表演等视觉层面之外,为观众传递出“看不见但听得到”的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