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电影幕后,“声”入人心( 三 )


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得看机缘 。做《春江水暖》时,李丹枫和导演顾晓刚聊了很多,导演提出整个电影是长卷式的呈现,希望做出跟中国绘画美学有关的散点透视的概念,人是在画中的,可以在任何一个视角里游走,这与西方传统“远小近大”的透视关系完全不同 。
新的尝试需要声音做的事情,也变得充满了“实验性”:有一场戏是男演员游泳,刚进到水里的时候,观众能够听到特别主观的呼吸声,有一种水在耳边流动的感觉;男生和女生在江边走路的时候,明明离镜头很远,对话的声音听起来却很清晰;狗在远处游泳,声音又好像就在近处一样——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观众的听觉也跟着电影的视角游走,忽远忽近,每到一处,声音都会有所变化 。
 
在声音设计上的独具匠心,或许很难被观众察觉 。李丹枫觉得观众的认可与否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的意思也不一定对”,重要的是,在这片子里,他们想提出这样一种美学概念,“提出”并证明这个“提出”是有可能的,这一点很重要 。
如今在做一部电影的声音工作时,李丹枫非常看重“声音设计在整个片子里是有体系的”这一点,在他看来,做声音的时候如果只做某一个点,其他的地方逻辑推不通,这样的声音是有问题的 。
《热带往事》中,导演提出了贴近人物的“旋转”的概念,那么声音就需要围绕这个概念,进行成体系的设计:人物进了监狱后,会听到直升飞机的声音、风扇转动的声音;女主角家里能够听到表针转动的声音和附近火车轨道发出的声音——在“旋转”的概念下,这些声音被成体系地设计出来 。
这些设计,往往需要李丹枫和团队花很多心思 。在做《地球最后的夜晚》时,李丹枫就发现,任何天马行空的概念和美学的想法,都需要一个方向去把它逻辑化,有了这个基础,那些电影里迷人的东西,才有了可以实现的手段 。“其实就是在有了一个概念后,去思考要找到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材质,才让它能有一个好的呈现 。”
投稿|电影幕后,“声”入人心
文章图片

为一部电影的声音所花的心思,常常要等到电影首映时才能得到最终的检验:“做了那么多尝试,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和设计,我们也想看看这些东西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有些时候,在一些他花了心思、做了有意思的声音设计的地方,观众却表现得非常平静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反馈,在他眼里也是有意义的 。
“有沟通和交流欲望的人才会去做电影,否则有太多的艺术形式可以在家独自创作了,而电影是需要团队、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只有在电影院里见到观众的时候,我们工作的意义,才体现了出来 。”
永不消逝的声音2013年,李丹枫和妻子龚津巾一起成立了莫非影画 。以公司的形式做电影,在他看来是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重要节点 。
有了公司后,他不再一个人承担一部影片从头到尾所有的想象与创作,和团队一起工作,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法都不同,又能齐头并进,这给李丹枫带来了很多惊喜 。
有从美国回来的年轻人对声音的理解和设计打破了他们之前的传统,“他可能会去发明声音,用合成器把声音做出来,再揉进其他的东西 。”类似这样的时刻,会让人感到电影声音的新生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