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国产电动汽车为何难出新“华为”?( 二 )


汽车换置的方向是否会导向电动汽车,可能性很大,尤其是现在油价飙升,车主纷纷感慨“开不起车”,这将很大程度上助推消费者由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 。
手机样板不是前车之鉴价格帮助品牌突围,但技术才能制胜,在电动汽车领域或许同样如此 。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不能长时间牺牲利润来维持低价,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下,长期的价格战必将带来严重的亏损危机 。以哪吒汽车为例,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哪吒汽车分别实现营收12.97亿元、16.3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3.21亿元、6.93亿元 。
另一方面,下沉市场追求性价比,并不一定等于付费能力差,而是消费者对汽车的实用性价值高度敏感 。也就是说,品牌没有点硬核技术很可能也打动不了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
蔚来等国产电动汽车新品牌对于技术自主研发尤为重视 。蔚来汽车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年度研发投入24.87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5%;理想汽车、小鹏汽车2020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99亿元和17.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62%和29.52% 。
但是,高占比的投入似乎还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专利大多仍旧掌握在传统车企手上 。
投稿|国产电动汽车为何难出新“华为”?
文章图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TOP10申请人分别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LG化学、国家电网公司、福特全球技术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核心在于电池技术与智能化,前者的话语权属于电池供应商,而后者则是新品牌突围的关键,可汽车智能化方面,蔚来、理想及其他企业做得都略显不足,也远没有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水平 。
如蔚来,在自动驾驶、智能化方面,并没有太让人惊艳的地方,反倒在高端品牌塑造、营销和服务上下足了功夫 。
还有零跑,也自称是新势力中唯一具备全面自研自造能力的企业,但两次在智能化上翻了车,S01在售卖之时宣传为“特斯拉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一些消费者提车后发现该功能“暂时未开放” 。 
其实不能说新能源车企技术研发实力不足,而是新能源汽车研发不同于智能手机的关键一点在于,因为不同的路线具有不同的研发方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决定了在把研发资金押注某一路线或某一方向之后,一旦长期无果或本身就行不通,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研发浪费 。
去年7月,本田汽车突然宣布将停止氢燃料电池车(Clarity Fuel Cell)的生产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本田会终止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可停产这一决定还是侧面透露出销量不足、成本高企及技术路径选择错误等问题 。技术路径选择失误会影响车辆研发、推广进程,像本田这样直接选择停产,这个过程的损失更大 。
相对而言,智能手机产业链非常成熟,屏幕、芯片、摄像等技术赛道也有各自成功的头部企业,受到路径选择的困扰较少 。
“家底”不厚,窟窿难填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能够以技术突围高端,既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危机意识,也得益于掌舵人大规模投注研发的魄力 。
2016年,当其他国产手机纷纷跟风铺设线下渠道又或执着机海战术,忙着推出一款又一款产品时,华为依旧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作风 。据年报显示,华为2016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研发费用则高达764亿元,占总体销售收入的14.6% 。这个数字超过了大部分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