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我在大厂拿股票:跌去7000万,但我看得开( 二 )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公告日前30日起至最终公告日;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其他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进入决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等等 。
此外,一部分大厂员工可能入职时间不久,所授予的股票尚未全部到手,自然也没有操作余地,只能静观其变 。
据Alex介绍,腾讯股票通常是分为三年授予,每年归属1/3;阿里、美团则是分四年授予,满两年归属50%,后两年每年归属25%;百度是每年归属25%;快手是第一年归属25%,以后每个月归属1/48 。
做过11年Hr的职场博主“胖胖胖胖总”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捆绑策略,最典型的是拼多多,员工期权曾一度再次延长锁定3年 。
如今,这种捆绑正在失效,尤其在互联网红利消失和股票行情惨淡的背景下,那些在股票高点时入职的员工,可能会心生去意 。
一位去年年初入职某上市独角兽公司的员工就告诉《财经故事荟》,他准备放弃股票,提前离开了,“之前入职时股票在高点,现在跌去了四分之三,我不想耗在这里了” 。
从股票市场历史数据就能看出,此次行情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股票最动荡的一次,中概互联网公司几乎全线受到重创,股价均跌入冰点 。
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截止3月15日,阿里巴巴美股跌破发行价,为76.76美元/股,是自2016年7月以来单日的最低点;腾讯控股跌至298港元/股,是近三年以来首次跌破300港元/股,比去年单日高峰742.40港元/股下跌了59.80% 。
显然,比起变数难料的股票,稳定的现金,更能为打工人带来安全感 。
面对此波动荡,大厂人的反应也出现两级分化,一些本来股票就少的低级别员工,在谈判薪酬时更倾向于现金,比如阿里P7以下员工,腾讯9级以下员工,滴滴的D7以下等,他们股票授予总额原本就不高 。
而另一些高级别员工,则可能在股价低点时,期待拿到更多数量的股票,“相当于抄底了,这跟个人风险偏好有关”,Alex向《财经故事荟》分析 。
只是受限于公司制度,他们并没有权利大幅改变薪酬包方案 。通常来说,大厂员工的股票占比,职级越高股票比例越大,从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不等 。
员工只能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微调选择,上下通常不超过10%的比例,从这个意义上看,高级别的员工,整体收入只能随着股票市场波动 。
生活不受影响,但有碍跳槽谈薪酬不同于自己花钱炒股,公司授予员工的股票成本接近于0,这决定了大厂员工的心态更容易调整 。
美团员工明亮便是其中一员,他认为不急着用钱就不用焦虑,,“大厂中被影响的只是少数人,本身手握大量股票的员工占比就不高 。”
他还发掘了股票下跌的好处——归属时少交税,到手就能多一点,公司要是追授奖励时,还可能考虑到股价低迷多赠予 。
某港股互联网公司员工刘瑞,就是获益者之一 。他一度郁闷于手上的股票总价值,从全款买房跌到只够付首付 。但3月初,他就因绩效突出,被追授价值几十万的股票,两年兑现完毕,“以前追授从没拿过这么多,相当于每月加了几千块工资 。”
像明亮和刘瑞这样能拿到公司股票的人,要么在司时间长,要么职级达到一定标准,比如阿里的P7以上、拼多多的P7以上、美团的L8以上,腾讯的9级以上员工等 。
根据网络上公开的薪资等级,他们的基本月薪至少三四万元,足以支持日常生活,大多数也能轻松支付房贷车贷 。
就此问题,猎头Alex曾与多个大厂员工有过交流,发现“大部分人都很淡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