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022,叮咚买菜最难抉择的一年?

投稿|2022,叮咚买菜最难抉择的一年?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深眸财经,作者|萧韵
2022年,或许是叮咚买菜最艰难的一年 。
为何?
就在3月17日晚,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官方通报:已对叮咚买菜进行行政约谈并立案调查 。起因是有媒体报道称,在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点的前置仓内,存在死鱼冒充活鱼、更换过期食品的生产标签以及情节消毒不到位等问题 。
而就在年初,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脉脉平台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裁员比例为采购50%、算法30%、运营30%、招聘为10%-20% 。在离职员工的赔偿方面,有被裁员工表示“没有n+1,只有n” 。
投稿|2022,叮咚买菜最难抉择的一年?
文章图片

网传,目前叮咚买菜员工数与巅峰时期相比少了上万人,叮咚买菜虽然发布声明称消息并不属实,但根据财经周刊的采访人员调查显示,叮咚买菜实际上自2021年就已经开始裁员 。
竞争正激烈,囊中却羞涩或许是为了挽回市场信心,2022年2月中旬叮咚买菜发布最新财报后,创始人梁昌霖高调表示“2021年第4季度是我们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
但是,这句话背后却难掩尴尬 。
因为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叮咚买菜总营收虽然达到了201.21亿元,同比增长77.5%,但与此同时,负债额也在进一步扩大,2021年公司净亏损64.29亿元,较上年的-31.77亿元,亏损幅度扩大了一倍多 。
投稿|2022,叮咚买菜最难抉择的一年?
文章图片

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往往比盈利更重要,账面的亏损或许还可周转盘活,但现金流的拮据却能立马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据了解,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叮咚买菜的现金流从第二季度的72.86亿元下降至52.31亿元,直降20.55亿元 。
很明显,在竞争激烈的社区电商关键战役时刻,叮咚买菜没“子弹”了 。
想当年,叮咚买菜曾靠着融资来的资金大量投资前置仓,迅速跻身于行业第一梯队,按理来说,这种护城河应该一直加大投资力度巩固才是,但奇怪的是,近期叮咚买菜却悄悄放缓了前置仓的投资脚步 。
深眸财经注意到,《财经天下》周刊采访人员采访过一名叮咚买菜的内部员工周有为(化名),该员工透露道:最近一台服务器损坏,维修成本大概需要200万到300万,公司后来就干脆放弃维修来 。此外,周有为还了解到“原本叮咚买菜要在福州新开一个前置仓,连装修队都找好了,但迫于资金不足,没钱了最终就地解散” 。
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竟然会被“柴米油盐”的琐事困扰,让人何其唏嘘?
陷于模式困境无论是大量裁员,还是高负债,或者是现金流紧张,以及前置仓投置放缓等种种负面消息,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叮咚买菜在2022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困境,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 。
资本市场或许能够反应出来,叮咚买菜的股价自2022年以来连续跌阴,距上市之后的最高点股价蒸发超80%,目前市值仅剩下8.8亿美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