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涨价的新能源,难甩电池魔咒( 四 )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兼CEO何小鹏曾表示 , 智能电动汽车的分水岭 , 就是在销售价格15万元 。高于15万元的 , 属于智能电动汽车 , 低于15万元的 , 就不属于智能电动汽车 。因为价格过低 , 没有办法做好汽车智能 。
更高的价位需要更多的智能化能力 , 这就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 , 更何况还受到原材料价格等成本因素 , 新能源车企需要做出更多的改变 。
核心自研才是硬道理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自身盈利需要的双重推动下 ,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修炼内功 。
比如 ,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 , 都开始通过自研自产电池解决电池供应和成本问题 。其中 , 许多新造车势力虽然还没有自己电池生产线 , 但都已经能够自研电池 。
摆脱单一电池供应商的趋势早已出现 。
3月21日 , 华友钴业发布公告公布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华友钴业和青山控股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事情 。新成立的两家合资公司分别负责镍、钴原料生产 , 以及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方面表示合作将有助于实现集团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 。
3月11日 , 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共同参与投资的欣旺达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正式签署欣旺达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 。
欣旺达之所以能够获得理小蔚的共同投资 , 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增加供应商 , 以及欣旺达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低 , 话语权相对较弱 , 比起抢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巨头订单 , 扶植这个动力电池新秀更有利于车企保障供应安全 。
3月10日 , 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正式开工 , 预计2022年底建成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 , 广汽埃安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 , 而70%的中低端电池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3月22日 , 广汽集团又发布公告称 , 将与广汽埃安共同投资49.6亿元成立能源公司 , 研发储能系统 。
此外 , 电池涨价对终端产品的影响也将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解决 , 广汽集团在3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 , 国家也在关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 , 相信会适时出台政策予以调控 。企业界也在建议减少部分储能电池的出口 , 从而改善国内动力电池的供应 。同时电池发展到目前仍没有到终极状态 , 新科技、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 ,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电池仍存在价格上涨压力 , 长期来看电池价格必将回归理性 。
但无论是自研电池 , 还是寄希望政策调控和技术创新 , 对于亟待解决价格问题的车企来说可能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所以和控制成本相比 , 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够实现盈利 , 看的还是销量 。
2021年 , 年销量破90万辆的特斯拉首次实现了依靠造车业务的全年盈利 , 让人们看到了新能源车企盈利的希望 。渤海证券此前的研报中的预测 , 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盈亏平衡点分别为年销量16.96万辆、5.16万辆、11.68万辆 , 广汽集团近期表示 , 广汽埃安实现30-40万销量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2021年 , 蔚来、小鹏汽车、广汽埃安的销量分别为91429辆、98155辆、123660辆 , 还没达到预期的销量 , 理想汽车2021年的销量为90491辆 , 但还未盈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