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隐形“造车”局( 四 )
虽然目前在智能驾驶上已经有了眉目,但离真正的日常应用还差很远 。业内关于无人驾驶能否实现尚在争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却已有了时限上的展望:“我们争取快点,但确实是5~10年中间的某一天 。”公开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华为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团队人数达到了2000人,并且企业内部技术整合后具备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的能力 。
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技术难关——感知技术与算力局限上,华为拥有雄厚的研发经验 。传感器部分华为拥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车路协同V2X等领域多项专利;而在算法方面,华为云计算同样能够提供协同支持 。凡此种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雄厚实力不免让造车论甚嚣尘上 。
然而除去车企合作的掣肘,让华为坚称不会造车更重要的原因是:从全局来看,仍旧深陷制裁泥沼的华为实在分身乏术 。
文章图片
▲图:华为官微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华为营收4558亿元,同比下降32% 。在遭受美国制裁以来,华为营收已连续四个季度萎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11月11日,美方又通过一份安全法案,其中就包括禁止为华为、中兴等企业颁发新牌照 。
业界对华为造车的兴致盎然并不能真正传导到华为决策层 。在华为全球分析师会议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直言:“今年我们希望有点时间来思考下一步的行动,看能不能活得好一点点 。”这句话表明华为所有业务的重中之重,还是亟需解决芯片技术被“卡脖子”难题 。制裁之下,华为的芯片供应链几近断裂,甚至代工生产都前途渺茫 。
在这样的窘境里,华为即便具备研发车规级芯片的能力,也不敢贸然宣布造车 。
不过,华为始终没有放弃以海思为核心的高端芯片设计能力和制造体系 。在方案真正落地之前,华为尝试了多种方式来保存海思的人才、技术力量 。
“设计授权”就是其中一种可能 。此前华为官方旗舰店曾上架过一款搭载麒麟985 5G版芯片的“鼎桥”牌手机,其产品在外形设计、硬件参数都几乎与华为Nova8 Pro如出一辙 。有消息称,这可能是华为设计授权下的第三方品牌产品,意在尝试绕过芯片断供的影响,为海思铺路 。
同时,在芯片制造行业进步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如今制造环境下摩尔定律接近失效,芯片制程已经无限逼近极限,即使是英特尔、英伟达等龙头公司也很难再有技术突破 。这些制程技术进步缓慢,主流大厂止步不前,且疫情影响下全球缺芯严重,技术研发环境进一步受到局限 。
这种条件下,技术储备相对充足的华为有着更多后发追赶机会 。事实证明华为确实一直将芯片研发作为头号业务一刻不歇攻克难关 。
文章图片
▲图:华为官微
芯片研发的紧迫棘手和投入颇巨,让华为在造车领域只能尝试多种联合打法,保有智能车市场的参与度和曝光量 。当然,多种模式并非杂乱无章,无论是与大品牌的资源共享还是与二线车企的不断试水,都在为华为积累智能汽车领域多方面、各层次的经验和力量 。
华为最终会不会官宣造车?
百度或许是一个参考——从利用Apollo拓展汽车合作伙伴,到联合吉利成立集度兜兜转转,2021年8月18日,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首发环节首次提出“汽车机器人”概念,并发布Apollo“汽车机器人” 。
推荐阅读
- 消研所周报|欧莱雅迎来入华25周年;叮咚买菜推出预制菜品牌“朝气鲜食”;简爱完成C轮融资|消研所周报
- 钛极客|年亏156亿元,美团新业务“吃掉”全部利润 |看财报
- 投资|“黑天鹅”之下,POCT赛道杀出“黑马”
- 投稿|真人偶像“爱”塌房,虚拟偶像能小火却难出圈
- 投稿|雷军吃不了“软饭”?
- 投稿|阅文靠IP改编能赚快钱,但难“躺赢”
- 投稿|欧洲工厂落地,特斯拉要做欧洲汽车市场的“鲨鱼”?
- 投稿|国产HPV九价疫苗:尚未面世,就已注定“内卷”
- 投稿|罐头“拯救计划”不顺利
- 投稿|湖南大本营彻底失守,十荟团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