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双碳”驱动之下,电动船舶驶向百亿蓝海( 三 )


Stillstrom和丹麦海上风电巨头 Ørsted 计划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全尺寸的海上船舶浮标充电站 。
深度|“双碳”驱动之下,电动船舶驶向百亿蓝海
文章图片

Stillstrom充电浮标
另一家位于苏格兰阿伯丁的Oasis Marine Power公司也在建造海上充电浮标 。但该公司并不像Stillstrom一样把目标客户放在港口闲置的货船身上,而是瞄准了为海上风电场提供服务的小型船舶 。
直充之外,部分公司也在寻找跟电动汽车类似的换电方式,当然具体的方式不大相同 。
Fleetzero是一家美国的初创企业,它就正在试验在标准的20英尺集装箱中制造电池 。这些集装箱经过改造后可以为海上较小的船只提供动力 。当一艘船进港时,集装箱船上耗尽的电池就会被替换成新的电池 。据了解,Fleetzero正在阿拉巴马州建造它的第一个电池组原型,打算在2022年底投入使用 。
深度|“双碳”驱动之下,电动船舶驶向百亿蓝海
文章图片

Fleetzero
国内也有不少纯电动船舶在尝试换电模式 。
前文提到的中远海运700TEU级长江干线电动集装箱船也是采用中创新航设计和开发的可更换船用集装箱式电池作为动力源 。全船可配装36个20teu箱式电源,装机容量50MWh,采用码头岸基换电方式 。
还有,国家电投绿电联合江苏远洋等打造的“120TEU纯电池集装箱船”,也在今年2月开工建造,按照设计,该船采用“即插即拔”式换电模式,单次换电作业时间仅需20分钟 。 
结语 总体来看,受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等技术水平限制,现阶段纯电动船舶还是主要集中在内湖、内河以及近海港口,应用船型以车客渡船、客船、港口拖船、港务船以及海工船等为主,在大型、长距离航线船舶的应用可行性并不高 。
并且,目前船用动力电池寿命一般在10年内,但船舶的寿命可以达到30年,这也就意味着船舶全生命周期内需要更换几次电池,运营成本、电费再加上更换系统费用等都将成为船舶电气化过程中的拦路虎 。
曾有行业发分析师在2020年发文判断,当时的电动船舶就类似新能源汽车2004年左右的情况,电动船产业化可能要再等10年 。
但通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能够判断行业发展确实处在初期,困难也都还在,但技术扩散的加速以及环保法规日趋严厉,多重因素的叠加也大概率会加速纯电动船舶的发展,或许行业的爆发不用再等10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韩敬娴,编辑/张敏)

推荐阅读